管培生在大家的印象里,是那些毕业于至少一本的院校,学业出类拔萃、当过学生会干部、拿过奖学金的学生。
而企业想要的管培生,并非如此。
1、让你最初胜出的,是你的“能力”还是“态度”;
为了让这4个学生在正式面试之前对我司有一定了解,我给他们每个人布置了一项作业:写一份总结分析报告,内容是关于我司的整体介绍,以及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等。
即这个作业只规定了主题内容和提交的时间(3天后)。
第一个提交的是学生A,第二天上午早早就提交了报告,且微信上告诉了我;
最后一天上午的时候,1个学生提交了;
下午临下班时,最后1名男生B的报告姗姗来迟。
虽然基本都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但当我打开他们的作业进行审阅时,说句实话,有些小小的失望。
首先是报告的形式。
一般呈现一份好的报告用ppt的形式相对比较直观、清晰,而他们统一用的office word。
且4个人中只有学生A有报告的封面,注明了本次分析报告的主题、主体、报告人及日期。
其次是报告的内容。
同样,只有学生A的报告内容相对较完整、全面,从公司发展的历程、业务分布、产品种类、行业发展,甚至竞争对手都有涉及,3页纸的内容,条理也比较清晰。
而其余3人则就一面A4纸的内容,最后提交作业的男生B连一半内容都不到。
其实,设计这个环节,考察的重点不仅是这份作业提交的质量,而是这个背后折射出来的“你在接到任务后的态度”。
可能有些人会说,只是提交一份作业而已,毕竟还没有到正式面试的环节。
但其实,面试已经开始了,并且既然接受了任务,是不是就应该拿出你应有的诚意和态度呢。
不然为什么要浪费你的时间,和别人的时间。
果不其然,在我们最终集体群面以后,只有这个履历不是最优秀,但综合表现完胜其他3人的学生A,被我们录用了。
很多时候,决定成败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态度:
尤其在这个信息发达、资源充足的时代,态度更为重要:
对这份工作的重视和意愿度;
为了达成任务,你都会做哪些准备工作;
在结果未知之前,你愿意为之付出多少。
没有最难,唯有用心。
2、迷倒众人的,是你的“履历”还是“思维”;
面试之前,我们都会先看一个人的履历。
履历就像一个人的门面。
履历中的照片、学历、专业、过往职位、工作或实习经验是我们HR作为关注的重点内容。
但往往我们会被履历本身所蒙骗。
这4个学生从简历上看,都为本科学历、在校是学生干部、拿过奖学金。且老师评价是学校里出类拔萃的同学。成绩优秀,专业知识扎实。
也就是说,在学校里他们都比较优秀。
但在正式面试,现场个人展示的表现环节,结果却让我们有些始料未及。
其中我们向男生B提了一个问题,让他以自己家乡代言人的角色,给想要去旅游的人,说一句广告词以及解说。
因为是现场提问,男生B手足无措的站在那想了1分钟也没张口,我们以为他是紧张,于是安排他可以坐下来,并给2分钟的时间让他先思考一下。
可就在我们几个面试官无声的等了3分钟,对方才缓缓张口,并且广告词毫无新意,解说的也是无法自圆其说。
那些脑洞大开的95后哪去了呢。
好的表达需要大量的阅读输入储备,及平时有意识的输出锻炼,再加上用心的准备。
职场就是战场,最终让你出彩的绝不是你漂亮的履历,而是你迷人的思维:
一点就懂的悟性;
一说就条理清晰的逻辑;
一张口就让人很舒服的顺畅表达;
相比较看上去吸引人的履历,我们更爱有料、有温度且有趣的大脑。
3、让你走的更远的,是你的“专业知识”还是“人际关系”;
在面试的环节,我们对男孩B提了一个问题:你从你父母那里学到了什么?
他想了一下,说:“我父母是务农的,家里条件不好,但我父母非常爱我,其实我知道他们在外打工很辛苦,但他们从来不在我面前抱怨,并且还鼓励我,不用急着上班,考虑工作,若想读研究生,还可以再供我继续上学。
并且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即使是寒暑期,也不会让我做家务,或是通过兼职来赚取生活费。”
他更多的时间,都是在家里学习。因为父母觉得,学生嘛,这个时候就要学习专业知识,绝对比进入社会,和人打交道赚取那点兼职工资要重要。
他说从父母那里学到了,对孩子无私的爱。
可我听完,却有一些难受。
我仿佛看到这对父母在炎炎的夏日下辛苦劳作,日渐佝偻的身影。
我发现,越是农村的孩子,父母越是关注他的成绩,且越不想让他们吃苦。
以为这就是对他们的爱。
好的爱,是让对方有更好的改变和成长,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而成为更好的自己,应该先从让别人接受你,喜欢你开始。
男生B成绩优秀,考了很多专业相关及不相关的资格证书,拿过很多次奖学金。
但他却是4个学生中最不善表达、内向腼腆,有些拘谨的一个。
并且全程表情淡漠,手足无措,一些发散性问题回答的也有些语无伦次。
无论是因为紧张也好,还是没有做足准备工作也罢,这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缺乏锻炼所致。
而学生A表现的就落落大方,全程面带微笑,一点也不怯场。
且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卑不亢,偶尔语言还比较活泼风趣,逗得面试官也不禁莞尔一笑。
或许,专业知识,可以让你获得进入的资格,但能让你在某个领域轻松的走的更远的是:
能否很好的与陌生人建立关系;
是否具备基本的与人轻松交流、自如展现自我的能力;
以及你是否是一个有趣的人。
没有谁是天生的情商高手,和人生赢家。
没有好的“人际关系”,关键时刻,再多再深入的专业知识也起不了作用。
不仅是管培生、新生代,还是如职场老人的我们,其实都一样:
让你最初胜出的,更取决于你的态度;
迷倒众人的,是你的思维和大脑;
善于与他人建立关系,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可以让你轻松地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