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电话:0535-6730782
  • 微信公众平台
  • 个人求职客服
  • 企业招聘客服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热点 >岁月不饶人,你可曾饶过岁月?

    岁月不饶人,你可曾饶过岁月?

    来源:三茅人力资源网 时间:2018-06-15 作者:罗朝松
    核心提示:这里的学习也不是简单的听课,而要将这些知识、技能进行内化。
       一位朋友去应聘HR经理,面试官是一位非常资深的HR,经过一番交流之后,面试官坦言朋友的能力素质与他的要求的吻合度只有60%,而他希望能找到吻合度在80%以上的。可能是觉得这位应聘者还算是可塑之才,在面试即将结束的时候,面试官结合这段时间的面试经历给了朋友一些忠告:
     
    这段时间我面了不下50个人员,但绝大部分都是油条,他们不断的从这个企业跳到另外一个企业,从简历上看做了人力资源工作很多年,但一深入交流发现他们了解的只是一些皮毛。建议你在选择企业的时候,一定要找比较重视人力资源、有比较专业的人力资源总监的企业,这样你才能得到更多的成长,否则就荒废了……
     
      朋友谈起这次面试经历时,我也深有感触,接触过不少的hr小伙伴,他们中不少人已经做了十多年的人力资源工作,但对人力资源的了解只是一些皮毛,偶有少数人看起来很牛,新的名词张嘴就来,但涉及到深层次原理性的东西仍然语焉不详……
     
      岁月不曾饶了谁,而你可曾饶了岁月?
     
      最近在一个交流群里,有位小伙伴问:我来这家公司,刚开始的时候我说我想做的是人事这一块,行政我可以协助做一些,公司领导也同意了。可是现在我成了公司的勤杂工,做着简单人事工作,主要工作却成了行政和工程文员的工作,和我的初衷完全不符,我是不是该放弃呢?
     
      好几位群友都直接给出了放弃的建议,差别无非是立马辞职与先工作后离职!可见,大家对于工作能否促进个人专业能力提升还是很关注的。
     
      绝大部分职场人士都希望在工作中能够有所提升,然而,认识到提升能力的重要性是一回事,真正付出行动则是另一回事!
     
      一、经验只是证明能力的手段,并不能真正代表能力
     
      在面试的时候,企业对于求职者是否有相关经验很关注,但我们真的需要的是这些经验吗?显然不是的,我们只是根据这些经验来推导、判断求职者的能力状况如何。也就是说,经验只是间接衡量能力的一个方面,经验并不真正代表能力。而很多时候,经验又简单等同于做了多少年某某工作,如果这些年的工作都是简单的重复,这个经验的价值又要大打折扣
     
      HR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虽然最终呈现出来形式可能是简单的,但背后所开展的将理论与企业实际(包括战略、文化、人员结构特点)相结合并不断创新的工作才是体现HR本领的地方。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可能都知道各种绩效考核工具,但如何根据企业的管理现状、员工的能力水平、企业文化、战略方向等选择有效的工具则很困难。如果我们所掌握的只是一些常识性、流程性、概念性的知识,能够处理的也只是简单的事务工作,想要得到更大的发展几乎不大可能。
     
      其实,不只是HR如此,很多专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之前在面试技术人员的时候,发现一些应聘者专业背景很好——211院校对口专业毕业;工作经历也不错——N年技术开发,项目经历一大堆……然而,当问及一些底层原理、关键技术问题时,他们的深度不足立马就显现不足了……
     
      所以,如果我们在一份工作中所积累的只是工作时间,留下的只是经过岁月雕刻的细纹,而并没有获得能力提升,这样的经验对于个人成长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二、培训并非能力提升的唯一方式
     
      对于职场人员而言,我们到底该如何提升专业能力呢?
     
      (一)工作本身依然是最有助于能力提升的
     
      一提到能力提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参加各种培训班、购买各种微课。实际上,人们的大部分知识、技能来自工作中的学习,是把学到的一些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边工作边学习边总结,再应用,不断调整,形成可靠的经验与技能。因此,我们不要忽略工作本身给我带来的成长。
     
      在工作中学习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方法问题:如何从工作中学习?
     
      简单来说,我们需要及时进行总结、思考、分享。通过总结,将工作中所经历的经验、教训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思考则是对现有的知识、技能的延展,比如为什么是这样,了解根本原因,还有没更好的方法,创新思路。在这一过程中,要具有批判性思维,不要盲目崇拜权威。
     
      而分享则是帮助我们将相关知识、技能系统化、条理化、清晰化,因为要给别人讲清楚,首先自己要想清楚,这个过程能够帮你发现之前的想法中存在的遗漏的方面。分享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写作、座谈、培训等。
     
      2.条件问题:什么样的工作环境更有利于我们学习?
     
      显然,专业要求高、同事专业强、团队学习氛围好的企业更有助于我们学习。如果企业只要求做一些基础的事情,我们很难有机会接触更深一些的知识,即便从外部学习到了相关知识、技能,也没有施展的空间和机会。
     
      而如果上司、同事专业性较好,能够获得更多的指导,也能从与同事的交流中学到更多东西。
     
      此外,企业的学习氛围也很重要。如果一个企业很重视团队学习,必然会营造更多的学习、分享机会,也有助于个人成长。
     
      当然,当你自身的能力不足的时候,是没有太多的选择环境的机会的,那就主要依靠自我学习提升,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考虑选择新的环境。
     
      (二)学习的确是一条捷径,但学习的姿势要正确
     
      对于非专业的人员(也包括那些没有好好学习的专业人员),我们能够凭借个人的悟性找到一些不错的点子、方法。比如,可能有个管理人员某天告诉你:我想了很久,我觉得我们的培训之所以没有效果,主要是因为没有做培训需求调查、也没有做培训评估。但实际上,这些是培训管理中最为基础的常识,许多我们本以为很有独创性的灵感、创新,实际上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出现在教科书上,并且经过了无数的实践检验。对于这些东西,我们直接拿来使用即可,无需重新去探索。
     
      看经典书籍、向专家学习,帮我们省去了许多原始的探索过程,能够广泛吸纳各种不同的观点为我所用。当然,这里的学习也不是简单的听课,而要将这些知识、技能进行内化。
     
      怎么内化呢?比如,我们听到老师说KPI是根据企业战略目标来分解制定的,我们就可以将这一方法带入企业的实际中来,我们企业的目标是什么、按此分解发放,KPI应该是哪些?这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老师的观点,另一方面,也可以检验我们所掌握的程度。
     
      而在学习方式方面,切莫走入误区,就像吴春波老师说的那样:移动互联的初心: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获取系统的知识,但其结果是:用完整的时间获取了碎片化的知道。因此,不要随波逐流,求精不求多,选择系统性的学习内容并深入的学习,然后再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必然会很快得到提升。
     
      不轻饶岁月,实则是不辜负岁月!这才是静好的岁月,这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客服服务热线
    0535-6730782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2008-2022 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79号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