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决定算是给自己的一个新年礼物。在这里其实我想分享我的经历,给那些同样在职场中遇到困惑的伙伴们。希望你们可以给自己一点时间,准确分析一下自己的现状,做出明智的决定。在这里我既不鼓励冲动离职,也不鼓励憋屈地工作,无论做出何种决定,前提是你得明确自己的需求和发展目标。
先说说为何辞职。我服务的这家企业是一家销售型的中小企业,规模200人左右,人资部三个编制,其中一人负责行政,两人负责人力资源模块,其中一人负责薪酬和企业文化,另外一个也就是我,负责招聘、培训、员工关系。从这样分工的简单描述中,可能并不能看出什么问题。但是,细说一下大家就明了了。我们公司由于业务种类单一,百分之八十都是一线销售人员,人事基础事务入、转、调、离这些是人事工作的主旋律。然后,又由于人员流动性非常大,招聘、培训就是常态和无限循环。而所谓薪酬模块,其实就是算工资,企业文化模块更没啥好说的,因为企业根本没有提炼过企业文化,员工活动也是一年举行3-5次。很明显,两个人的分工产生了不公,但是薪酬上面并没有差距,于是乎就出现一个人忙的团团转,另一个闲的天天玩。
除了人力资源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还负责公司的各种临时性项目,只要是业务部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协助的工作,就都由我作为HRBP进驻项目。其实,我知道是上头认可我的工作能力。但是,不管我在各个项目中多么尽力,工作成果让boss多么满意,职位和薪酬一直没有任何变化。起初,我用能者多劳安慰自己,但是日积月累,负面情绪就产生了。一直告诉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就总会得到相应的价格回报,可是这一天迟迟没有到来。于是,我选择走出去,因为我相信只要我的能力可以匹配我想要的薪酬,这里给不了我,总有地方可以给到我。
离开上一任雇主,简单概括起来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内部分配不均(工作量、薪酬);二、没有晋升空间;三、没有内部培训机制;四、管理理念不合(缺乏人性化管理,比如公司取消带薪病假、丧假等);五、福利不健全(几乎无员工福利可言);六,人力资源部门根本不是核心部门。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你把这个企业似乎描述的一无是处,是不是因为要离开了,所以夸大其词?这个绝对没有,我陈述的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是并不代表我不感恩这家雇主。在工作期间,由于我频繁跟总经理和老板对接,学习到了很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的思维方式,这些经验对我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此外,由于是销售型企业,注重数据分析,又使我在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上得到锻炼。这些我都感激于心,所以才有了开头描述的,被痛苦的折磨了几个月,才最终做出决定。
因为,我是一个HR从业者,从职业素养的角度我要求自己对企业具有忠诚度,打心底里我认为一个好的HR应该与企业共荣辱,应该帮企业不断完善逐渐走向强大。所以,在我在职期间,我主动提交了各种的方案、建议和解决办法,但是最终无一实现。当我发现由于业务的局限性和管理思想的差异性,使我根本无力去改变企业现状的时候,只能择木而栖。“忠诚度”三个字,让我忍受了长达2年的不公平对待(上文中轻描淡写出来的只是凤毛麟角,其余的也不想在这里码字了,点点滴滴都在心里),甚至让我陷入情绪低谷,怀疑自己能力不足,认为自己就只配得到现有的职位和薪酬。最终,还是一份不服输的信念和坚定的职业理想,逼我自己走出了这一步。
说说我的职业理想,我热爱HR行业,并决定终身从事这个行业,五年规划是成为大型集团公司或上市企业HRM/HRD。长期规划是成为人力资源专家/咨询顾问。我反问自己,如果想实现我的职业理想我还缺少什么?第一,我要摆脱人事基础事务,往人力资源规划层和战略层接触;第二,我需要大型集团公司或上市公司的工作背景(显然我现在的从业背景并不足以支撑我实现今后的职业理想);第三,专业知识的精细化系统学习。于是,做了三个决定:第一,辞职;第二,跳槽去大型集团公司或上市公司,应聘主管级别以上职位;第三,报考MBA,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扩展人脉圈子。当我想清楚了这一切以后,我突然发现,当初我用“忠诚度”给自己画地为牢是多么可笑的举动。对销售型企业来说“忠诚度”不值钱,业绩才值钱,能创造价值的一线销售部门才值钱。在一个根本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价值的企业中,想靠做HR闯出一片天,多么可笑。选错了方向,再多的努力也都会付诸东流。
在此,我也想给每一位在职场上不顺心的HR小伙伴几个建议。第一,不顺心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尽力了,发现问题的同时有没有竭尽全力去解决问题;第二,现有的职业发展平台,对于自己长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是否有帮助;第三,你所服务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持怎样的态度,把它当成辅助部门还是规划、战略部门?
总之那是那句话——不盲目跳槽,不憋屈工作!
趁着年前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职业发展,然后做出一个正确而又令人愉快的决定,难道不是一个最好的辞旧迎新的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