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深受“拖延症”之苦。最近,一首《拖延症之歌》在微博上迅速蹿红,其贴切歌词令众多网友纷纷大呼“中枪”。专家表示,临床上并无“拖延症”一病,但包括拖拉、推迟等在内的各种症状可以被称为“拖延综合征”,其原因可能是工作超负荷或动力不足等。
你有“拖延综合征”吗
不到最后一刻不交差
明明应该写论文却总忍不住刷微博
一份简单的报表也能拖上一整天
整天等待开始干活的“好时辰”
明知有更重要的任务,却开始打游戏
在完成工作之前不知不觉浪费了大量时间
【现象】
《拖延症之歌》微博蹿红
最近热转的《拖延症之歌》视频中,一群外国年轻人在欢快的节奏中通过唱歌的方式,将“拖延症患者”的典型症状一一唱出。其经典歌词有“我有拖延症,整天就坐在这儿等,等待开始干活的好时辰”、“我知道有工作要干,可我不在乎”,“我或许应该去洗衣服,我或许应该去喂猫,但我现在在打游戏”、“我整理好了桌子,工作准备全部就绪,慢着!这张照片有点歪,这真让我抓狂,那我不如顺手把铅笔一根根按颜色摆好顺序,还有所有文件和资料袋,这事儿不搞定就没心思工作了!”
贴切的歌词令众多网友纷纷大呼“中枪”,他们转发《拖延症之歌》并评论道:“进度条每前进一秒我的膝盖就中一箭! ”“中了无数枪,目测已被扫射成沙漏。”而截至记者发稿时,在新浪微话题发起的 “你有拖延症吗? ”的投票中,有12240名网友均承认自己患有“拖延症”。
【分析】
四大原因造成“拖延综合征”
拖拉是再正常不过的人类行为,很多学生在学期初会制定计划,可是能整个学期按时完成计划的寥寥无几;职场上的老员工常常要重复劳动,不少人产生职业倦怠感而拖延完工时间;因为岗位变动产生不适应,面对陌生的工作内容总是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完成……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叶斌接受采访时表示,拖拉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个常见问题,四大原因容易导致这一现象。
首先,可能你面对的工作超过你承受的负荷,并因此而造成你常常无法完成。如果短时间内接受超负荷工作量,那咬咬牙可能挺过去。比如,会计常常会在年底工作量加大,这是工作的特点,平时就没有那么忙碌。但如果超量工作成为常态,一方面会影响健康,另一方面拖延也会相应地成为常态。
其次,如果你的工作量并没有超负荷,不妨审视一下自己的动力系统,问问自己“我是不是没有足够的动力来尽早完成这件事”。如果动力不够,可能需要给自己一些小小的刺激或奖励,激发出工作的热情。
再次,很多人从小没有学会时间管理,在完成工作之前不知不觉浪费了大量时间。刷刷微博、翻翻微信、吃吃零食,看似细小的行为,等意识到的时候,就会惊讶“怎么这么晚了”。这样的人群最好学习时间管理,减少无意义的时间消耗。最后,部分人是因为缺乏意志力来按时完成对他们来说相对比较有难度的工作,这些人需要进行一定的行为训练来增强意志力。
此外,有一些人并没有拖延综合征,而是因为上司倾向于焦虑的A型性格,在这样的上司眼里看来,不提前完成工作的下属往往被归为“拖延者”。由于目标性明确、有闯劲、“赶前不赶后”的A型员工更容易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成为被提拔的对象,所以现在A型领导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企事业单位中高层里。其他类型的员工不一定拖延,他们往往按照自己的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但在A型领导看来,这已经是拖延了。
【建议】
“戒除”拖延需要过程
黄浦区职业指导专家陈思英表示,外在来说,职场拖延综合征会影响个人的金钱、职位、业绩,内在会令人产生自责、焦虑、担忧、羞辱等负面感觉。陈思英表示,“戒除”拖延综合征是一个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同时需要以笔记的形式记录进展,渐渐克服逃避心理、培养自信心;适当丢弃完美主义心态,实实在在迈出第一步;集中注意力,专注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设置有效的目标,杜绝好高骛远等心态;同时,对自己在“病愈”路上的进步和努力给予适当“奖赏”也能收获不错的效果。
从心理学角度看,拖延其实是潜意识的一种暗示,暗示你内心并不喜欢正在做的这件事。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叶斌副教授说,一方面,我们需要明确截止时间,即使发生拖延也尽量不要越过时间界限,同时,制定计划对完成任务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如果经常出现拖延,那可能要反复想一想,这件事对自己的意义,有的事情虽然不喜欢,但对自己非常重要,所以还是必须完成;有的事情如果对自己不那么重要,那可以适当地选择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