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说今年冬天格外的寒冷,隔三差五就会爆出某公司倒闭、某公司裁员的新闻,似乎一夜之间我们就从秋天进入了严冬;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为的任正非先生,早在其营业收入破220亿元、利润达29亿元的2001年之时,就在业内发表了一篇振聋发聩的著名长文《华为的冬天》,去反思、研究华为的生与死,以及如何让华为的衰老和死亡来的更晚一些、活的更健康更长寿一些。
比尔·盖茨说微软距离倒闭永远只有18个月,而最近微软重新夺回被苹果占据了8年时间的市值第一的宝座(主要归功于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继续引领创新和辉煌。
这两家总是把死亡和倒闭挂在嘴边的公司,迄今仍然活的很好;而那些曾经挥斥方遒、激昂文字、大谈情怀的准独角兽与头部公司们,如今却陷入了破产倒闭的边缘,有没有觉得很吊诡?
杨老师并没有跑题,而是借用华为与微软还有其他独角兽/头部公司的例子,来铺垫下关于入冬、越冬的话题——四季有轮回、万物有生死,生存是一个偶然,而死亡却是一个必然;但在生死之间,我们却有太多事情可做。比如在这个许多人都认为熬不过去的冬天,我们就有很多方法可以让自己不那么难受、让自己挺过去,好迎接来年的春天。
1987年的冬天,有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相比之下,在2018年的冬天,我们有四把火可以越冬!
正文:
第一把火:强身健体,提高耐受力;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自然界比人类社会残酷的多的多,在几亿年的进化史里留给了人类太多的经验和教训,只要真正掌握这些经验和教训,就足以让我们受益匪浅。
例如已经有了流感疫苗但仍需每年接种而无法一次性终身免疫,但稍具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要想冬天不感冒,最好的办法就是锻炼身体,让自己有一副强健的体魄,以提高对寒冷和病毒的耐受力,让自己健康的越冬。
所谓的冬天难熬,并不是对所有行业所有企业都是如此,有许多企业无论身处何种恶劣的环境下,都能活的很好;而有些行业有些企业,只要环境稍微变化就会出现各种应激反应和病症,于是开始寻求帮助——比如减税、比如降费、比如希望政府出台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等等,当然,当局也这么做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减税降费一直在进行,虽然力度不大,但是如果换个视角看问题,把中国当做一个巨型公司去看,去解读这家地球巨型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你会发现其实允许减税降费的空间并不大。此前有土地出让金可以兜底,但土地财政的副作用极大而且目前已经走到尽头,新税源替代旧税源(土地出让金)的时间又太短尚不足以覆盖,所以这也侧面解释了为什么说现在已经进入了税务严征时代,就是因为这家巨型公司要堵住税源的跑冒滴漏,力争减少赤字或实现盈亏平衡。所以,老板们的千万不要指望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这个即便可行也不是短期内可实现的事情。至于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4万亿或许是大规模无差别的量化宽松的绝唱,从今往后也不会再有了,因为副作用极其明显且无法继续。
所以,这第一把火就只能是强身健体,提高耐受力!当然,读者朋友们可以把这把火理解为良好的提高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充裕的现金流储备,以及良好的领导者素质。说的再直白一些,就是环境好的时候不盲目、不折腾,保持低负债和低杠杆,以备未来不时之需。
VUCA时代也是小时代,一个行业一个企业,从兴盛到衰亡的周期比过往任何时候都要短得多;同样,经济的兴衰周期也比过往短很多,可能高峰到低谷也不过两三年,比起几十年前的平均每八年一个经济周期要缩短了一半左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接着上面的话题,有些企业无论身处何种恶劣的环境也依然过得很好——类似的例子其实有很多,要展开分析成功因素一个是跑题一个是篇幅所限。杨老师在这里就只说名字、不解释原因,读者朋友们可以自行脑补或搜索下——华为、足力健(老人鞋)、戴森、ZARA和H&M;还有新日铁、浦项钢铁、蒂森克虏伯、ZF、ABB,默克、默沙东、葛兰素史克、诺和诺德、辉瑞等。
第二把火:减少消耗,提高吸收率;
冬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万物萧瑟,食物来源减少。如果无法在冬季获得足够多的食物、无法摄入足够的热量,自然会感到很冷,身体也会变得虚弱。那么,如果在食物和热量摄入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越冬呢?
自然界有一些动物会在环境温度下降到一定数值时,或者食物来源大幅减少时进入冬眠状态,让身体的新陈代谢降低到平时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而一旦温度或食物来源恢复正常,就会很快结束冬眠,并且这些冬眠的动物在冬眠期间的脏器功能并不会受损,只是消耗降的很低。
对身处严冬的企业而言,这第二把火的具体方法有:集体降薪、压缩编制、削减不必要的支出,用更少的钱更少的人来完成同等的任务,但需要谨记的是在削减不必要的支出、采取收缩策略的同时,还要避免陷入把核心竞争力给减弱的误区——研发投入不能减、人才培养不能减。
可惜的是,很多企业在越冬时往往把该减和不该减的都给减了,所以就算熬过了严冬进入春天,也无力恢复元气。这第二把火应该是有减有增,减的是低价值投入和浪费、减的是野心,增的是未来的希望,而不是简单机械的一股脑都给减掉。
第三把火:抱团取暖,组建联盟;
抱团取暖的方式和形势有很多,在企业界里除了有行业协会,还有商会、同乡会等民间组织,其中在国内公认比较团结、比较齐心的一个是浙商商会(以及各市级商会,如温州商会、宁波商会),还有一个是福建商会。
杨老师有个朋友是浙江丽水商会的常务副会长,他告诉我说,他们丽水商会的成员比较抱团,成为成员之后、不仅可以为获得业务推荐业务与法律支持,还能获得业务线索甚至是成员之间的业务优先权,此外还可以获得一定的融资支持,以及参与商会定期组织的线下交流会、项目推介会等。所以,对于身处寒冬中的企业尤其中小微企业,可以考虑组建协会或加入各自的商会,即便不是为了越冬,加入协会/商会成为成员,也有助于拓展生意机会、广结朋友。
除了上述模式,还有一种产业链上下游抱团的联盟(组建产业联盟,类似cartel),这种纵向联盟的方式不仅具备很高的业务协同性与互补性,还能降低交易成本和道德风险;并且由于是产业链纵向联盟的抱团模式,能够让整个产业链的所有成员企业之间实现低成本的业务开发与风险控制,也可以很好的实现定向融资或赊账(利息介于银行贷款与民间借贷之间,并且可以无抵押),以及研发与技术共享的功能。
从哺乳动物到卵生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都形成了抱团取暖的本能,而人类却把这个动物本能给遗忘了,确实非常可惜。
第四把火:傍大款,入赘大户;
冯仑说做生意的理念是:学先进-傍大款-走正路,但如果是要越冬的话则有些不同——傍大款(找战略投资者或行业独角兽/头部公司)和入赘大户(出让股权)。这是对于那些艰难越冬的企业除了上述三把火之外的这最后一把火,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傍大款和入赘大户。
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历史上每逢饥荒之年都会千里饿殍,最近的一次发生在一九四二,饿死300万人(见刘震云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卖儿女给大户人家为奴为婢换几个救命馒头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而易子而食的场景也比比皆是,为的就是活下去,能够活下去就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当然,现实情况并没有那么极端也没那么恐怖,但道理是相通的——如果有人愿意在企业濒临破产的倒闭的边缘帮一把,但代价是创始人/老板的股权被稀释或丧失控股权,甚至是出局,但换来了企业能够活下去,这样的条件你是否接受?
做企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除了追求财富之外,自我实现也是一大原因,但绝对不应该是创建一个自己可以恣意而为的王国。如果真的需要靠稀释股权、失去控制权甚至是创始人出局的代价,才能换来救活企业的机会,讲真,我会这么做,因为让企业活下去才是目的,我去控制企业、去主导企业不是目的;如果我无法让企业更好的发展而有人可以,为什么不放手呢?就怕你想放手也没人接盘,这才是最可怕也是最可悲的。
结束语:
尽管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1929大萧条如此,1998年金融危机如此,2008年金融危机如此,2018年亦如此,或许再过个二三十年也同样如此。但是,说的多了、记住这个教训的人也会更多。
顺境不会让我们成长,而逆境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领悟从来都是痛苦的而不会是甜蜜的,但是没关系,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