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最早是刘表治下的地方官,后来投奔刘璋,担任成都令,因为才干出众而声名大震。刘备攻打西川时,李严率部投降;后来得到重用,被任命为犍为太守。
这一时期的李严,凭借自己丰富的一线为官经历,为蜀汉的稳定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
在文治方面,他参与了蜀汉律法《蜀科》的制定,奠定了蜀汉律法体系的基础;此外还在太守任上修缮水利,大力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在武功方面,他以五千人马迅速平定了盗贼马秦、高胜数万人的骚乱,又击败了越巂少数民族的武装入侵。
简而言之,李严在任地方要员时兢兢业业,办事能力强、效率高,处事干练果断。因此被刘备所欣赏,从地方官员提拔为尚书令、中都护,成为托孤大臣之一。
然而,成为托孤大臣后,李严的政绩大不如从前,做事拖泥带水,欲望也迅速膨胀。和同样身为托孤大臣的诸葛亮相比,李严开始丧失进取心,走向了追求富贵和享乐之路。
他首先是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官进爵,写信给诸葛亮劝其进爵称王。遭到诸葛亮明确地拒绝后,李严开始了进一步蜕变,经常和诸葛丞相谈点条件,满腹牢骚,消极怠工。
蜀汉第四次北伐,李严负责供应全军的粮草,由于阴雨连绵,供给运输困难,于是李严假传旨意让诸葛亮退兵,当诸葛亮退兵后,又谎称军需充足不知道为何大军退兵,在刘禅面前反告一口。
最终,诸葛亮出示了李严先后的手书,证明李严擅自做主导演了这出闹剧,致使此次北伐功亏一篑,并上书弹劾,李严才被废黜。
李严的结局令人唏嘘,但李严的蜕变过程更发人深省。
为什么,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让曾经干练果敢的一代能臣面目全非?
结合到职场里面,类似李严的故事其实并不鲜见。
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往往有很强的工作热情和上进心,虚心学习,奋发进取,像海绵一样吸收着优秀的案例和经验,逐步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逐步有了晋升。
工作一段时间后,工作上能够驾轻就熟了,熟悉的事务处理得得心应手,进取心开始慢慢下降,有些事情能推则推,差不多就行了,慢慢有了小富即安的心态。
当逐步晋升到公司中高层后,指导性工作增多、事务性工作减少,开始脱离业务实际和一线客户,进一步丧失了初心和斗志,开始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或者骄傲自大,夸夸其谈,或者小富即安,故步自封,或者消极内耗,推诿扯皮。
总之,慢慢成为了官僚主义的一员,让自己失去了创造力,让团队失去了战斗力。
人性是喜欢享乐和安逸的,一旦在舒适区悠闲久了,斗志大都会慢慢消亡。
士气一旦低落,要重新提振,谈何容易。这种时候,一旦公司遭遇剧烈的市场变化时,往往就会病急乱投医,犯下经验主义或者教条主义,手足无措,昏招频频。
从华为、腾讯、小米、阿里等优秀的企业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很多现实的案例:小到一个团队,大到一家公司,如果不能居安思危,让个人、让团队保持积极的进取心和旺盛的斗志,势必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输得一败涂地。
孟子曾经说过: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