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扫了一眼她手里的铜钱,说:“是为了可以把它们串起来!”
“那为什么要串起来呀?”
我正沉浸在电脑屏幕上的一段文字之中,实在没有耐心再和小丫头继续这个话题了。“要不,回头我再跟你解释这个?妈妈现在很忙!”说完我就又自顾自忙开了……
第二天午间休息时,我猛然想起了前一天晚上发生的这一幕场景。很快,那熟悉的、专属于妈妈的“愧疚感”又再次爬上心头——本来,这是多好的“亲子”交流机会呀;本来,可以借机给女儿讲讲古人的钱币是怎么一回事;本来,可以借此刺激一下女儿的创想、让她猜测与铜钱有关的种种可能……我的脑子里就这样不停地翻滚着诸如此类的种种念头,最后汇聚成一个让我更加“愧疚”的结论:我不是一位足够有耐心、足够具备发现眼光的妈妈!我不是一个好妈妈!循着这个想法,“愧疚感”继续肆无忌惮地蔓延和膨胀开来,最后不得不借由其他的心理暗示才稍稍得以平息……
有研究表明,羞愧和内疚,恰恰是能量级别最低、对人最为有害的两种情绪。天可怜见!妈妈一“愧疚”,这两样东西就占全乎了!
三年前的这件小事儿,当时就被我写进了一篇随笔散文里。在那篇文章中,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职场妈妈的“愧疚感”,有解么?
这些年来,可以说,我一直都在试图摸索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前不久的某一天,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了一个小故事——它深深地触动了我,并让我对之前提出的那个问题有了更直击本质的思考。
那个小故事是这个样子的。
美国全球政府事务部高级副总裁海伦·昙迪(Karen Tandy)曾被小布什总统任命为美国司法部缉毒局的首位女性局长,是一位游刃于政界商界的优秀女性。
当有一次被问到她是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时,她莞尔一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每位职场女性都背负着一个“guilt bag” (有罪包)——上班的时候想着家里的孩子感到自责;更糟糕的是,下班了这包袱还不能卸下来,回家看着孩子又想着工作的事再次感到自责。真是里外都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海伦•昙迪自己也为此纠结很久,直到有一次,她问她的两个孩子,她是不是应该辞职回家做全职妈妈? 她的两个孩子的回答如下:
“Mommy,do whatever make you happy! If you’re not happy, our lives will be miserable!”
“妈妈,你高兴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你不高兴,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
啊,我要感谢这个美妙的回答!原来,孩子们在乎的,并非他们的妈妈是驰骋职场还是全职在家;孩子们更关心的是,他们的妈妈是否能够“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哈,可以想象,种种体验已经让孩子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妈妈不快乐,孩子必遭殃呀!
那么问题来了!亲爱的妈妈咪呀们,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呢?又该拿动不动就要长驱直入的“愧疚感”怎么办?
上周五早上,我跟九岁的女儿说:妈妈从六月一日开始就要每天都写作文啦!我打算今后把这些作文收集起来,在你上大学时作为礼物送给你,你觉得这主意怎么样?
女儿紧紧地拥抱了我。她深情地在我耳边说:妈妈,这个主意棒极了!妈妈加油!!
那天快下班时,我接到了女儿的电话。小丫头异常兴奋地说:妈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班有同学过生日,给我们每个人都送了一个日记本。我好喜欢这个本子!我从今天开始就要每天写作文啦!哈哈,比你还早三天呢!我们比赛好嘛!
亲爱的妈妈们,我必须嘚瑟一下:接到这个电话的那一瞬间,我是真心地感受到了一种酣畅淋漓的欢快呐……
作为一位职场妈妈,我愈加深刻地领悟到——
在不断探询新知、挑战自我并摸索着前行的职场生涯中,我能欣然收获到更丰富和全面的关于“爱、责任与挑战”的情感体验,我能更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春笋一般拔节成长的孩子们,我还能日久弥坚地相信:即便是在未来,我也仍然能够具备与我的孩子们对话的最起码的底气……
于我而言,既然主动选择了做一个职场妈妈,那就继续“痛并快乐着”吧——让我的职场来淬炼我、成就我,再让我把过程中这些真实的点点滴滴传递和分享给我的孩子们,从而给到他们最鲜活的陪伴体验,并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给到更有能量的扶持。
而这所有的一切,又恰恰是我“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的源泉之所在啊!
渐渐地,二姐发现,“愧疚感”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前来造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