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理”的心理迷局 你身在其中吗?
那些个道理之所以成为了人们眼里的“大道理”,这其中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人们对“大道理”还是持以肯定态度的——毕竟,还是被叫做“道理”了嘛。二是,这些个“大道理”一旦遭遇到具体个人现实的“特殊情况”,貌似就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了——无法运用或运用起来特别困难。
再想想看,上面那句话一说,就既表达了“我是懂这些道理的”这个想法,又能使得自己“不愿意进一步有所行动”的做法显得极其自然和无可厚非了。也就难怪,那句话那么有“市场”啦!
那么,又该怎么去“破局”呢? 在二姐看来,至少要在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是,要有确切的工作或生活目标(远期和近期相结合)。
嘿,先容二姐我在这里窃笑一下——这句话一提出来,该有多少人心里又要开始嘀咕了:这是多么“大”的一个道理啊!
尽管这样,我还是要继续谈谈这个话题。因为,它实在是太重要了! 人一旦失去目标,就正如不知航向的帆船“漂流”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帆船一旦不知航向,那海面上无论“刮什么风”都是没有用的。
举个小例子吧。众所周知,高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还专门去学习一些时间管理方面的课程或阅读相关的书籍;但悲催的是,那些在时间管理方面可谓“学富五车”的人群当中,却仍然还是有很多人“管理”不好自己的时间,低效能的工作状态在他们身上仍然在持续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成就卓越的政界商界领袖,事实上他们很多人并没有去专门学习什么时间管理的具体方法论,但他们却仍然可以始终拥有高效能的工作状态。
这个中的奥妙说来也简单。前者,因为缺失明晰的工作或生活目标,往往厘不清其所面临的特定任务事项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当然也就无法把它们合理地放进“时间管理矩阵”中了;一旦连基本的“时间管理矩阵”都难以形成,那就更谈不上如何有效地应用那些个形形色色的具体方法和工具了。而后者,恰恰是因为他们拥有超强的目标意识和坚定不移的具体目标,才总是能够在时间“管理”方面游刃有余啊!
二是,要真正“吃透”那些个“大道理”,并找准它们与自身目标的结合点。
之所以陷入“大道理”的心理迷局,除了目标缺失以外,极有可能的原因还有:你对“大道理”的掌握其实是一知半解的;你以为自己已经深谙其中的奥妙,但事实上深究下去往往并非如此。“一知半解”比“一无所知”更糟糕:前者已然有成见,并因此拒绝探究正解,继续“自以为是”(处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后者反倒更乐于接受新知。
那么,我的具体建议便是:要结合自己的既定目标、梳理出“大道理”指引下你对当下既定行动项的具体调整计划。需要说明的是,所梳理出来的行动计划要尽可能遵循“简洁且有效”原则;也即是说,对这些项目的执行不再“令人费解”或让人无从着手。例如,针对“要事第一”这个“大道理”,映射到日常工作中具体行动的调整,就可以是“每天上班前用十分钟时间分析当天工作任务的优先级”——这是一件具体的、可操作的行动项目,它是不至于让你觉得“太难了”的。
回到我堂弟的事情上,我发现,小伙子最首要的问题就在于:他还并不清楚自己的未来职业目标在哪里,对于眼前的工作也还没有非常具体的“里程碑”目标,当然也就没有办法把我提供的一些观点和建议真正地落地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把“可以经常到处去出差”作为判断一份好工作的重要标准,就显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