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没涨工资了?
1984年涨工资在不少人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因为扩大银行的贷款自主权和企业发工资、奖金的自主权——这两项改革措施都在1984年实行。从那以后,更多人家里有了电视、冰箱、洗衣机。
本质上,工资水平是由市场决定的。工薪族把劳动和技能卖给公司、卖给单位,然后获得报酬。供大于求,工资就涨不起来;求大于供,想不涨工资都不行,比如说,建筑行业技术好的木工和电工,400元一天都不太愿意做。
然而在一些单位,员工纷纷“吐槽”:工资条的数字有多久没变过了?小周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将近三年,从试用转正开始,她的基本工资就是1500多元,奖金按工作量的多少来确定,月收入在2500元上下浮动。
“基本上,我的收入就没涨过。”小周说,工作量一直没太多的增加,奖金就不可能上涨,而基本工资是需要评了职称后,才有可能每年按职称级别多拿100元,“我去年刚评初级,说按规定要等过了今年才会涨100元的职称工资”。
记者在本地一家网站去年6月的一项关于“涨工资”的调查中发现,在接受调查的18930个人中,两年没涨工资的最多,有26.94%;半年没涨工资的最少,14.69%。
有些收入悄悄在涨
“每年都有一点点上涨,但就看不出来。”在一家国企工作的李丹说,单位的工资名目里有个工龄工资,每年上涨30元,我上班9年,比那些刚参加工作的每个月多270元。
在一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先生说,可能是物价上涨的原因,最近几年我们的餐贴在增加,由最初的150元增加到200元,今年年初涨到了350元。“不过食堂的菜越来越贵了,如果天天在单位食堂吃,肯定不够。”
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程小姐则表示,今年公司业务不错,中秋和国庆双节发了2000元的过节费,“听说年终奖的数字也不错”。“不知道这算不算变相涨了工资呢?”她说。
记者在那份调查中看到,有48%的被调查者表示公司会以发过节费的方式变相加薪,最少的是旅游,仅有7.02%。
政策规范有用吗?
“如果没涨工资,你会怎么办?”面对这个问题,有36.99%的人选择了卧岗,有25.64的人选择了辞职。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樊明表示,通过立法推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值得肯定,但“加不加薪”不能用简单的条例强加干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劳动者的工资是由市场来决定的,用行政办法强迫涨工资就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