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拖拉、时间观念不强、不能集中精力,这种习惯被称为“职场拖沓症”,又被人们叫做职场“拖拉机”。这种不良工作习惯已经成为很多上班族的隐忧,不仅影响职场人士事业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健康。“职场拖沓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告别“职场拖沓症”?本期职场周,人力资源培训师张长青将一一解答。
“拖拉机”广泛存在于电脑族
“这是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行为。”张长青说,“职场拖沓症”的典型特征是办事缓慢、时间观念不强、总是打不起精神。有相关表现的人因为工作效率低,办事拖拖拉拉,又被人们叫做“职场拖拉机”。
“‘职场拖沓症’广泛存在于职场中的每个角落,尤其是很多与电脑为伍的电脑族。”张长青说。电脑族拖沓的表现为每天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自己经常关注的网页,和朋友聊聊天,网上买买东西,经常是工作还没开始,时间已近中午了。各种网络信息的诱惑占用了正常的上班时间,本该完成的工作不得不推后。本来有足够的时间把工作做得更出色,事实上却总是在最后期限才开工,工作成效可想而知。
除了“电脑族”是“职场拖沓症”的集中人群,在其他各行各业中还有不少有拖沓毛病的人。很多人看到工作任务就心烦,能拖一秒是一秒;还有人总感觉自己很忙,其实没有可忙之处,期限到来前,心里虽然很焦虑,但总是无法集中精力,外界稍有干扰,注意力马上转移到了工作以外的地方。
拖沓现象与压力有关
“职场拖沓症与压力有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心理问题,混杂着内疚、焦躁、逃避等种种复杂情绪。”张长青说。
容易犯“职场拖沓症”的职场人主要有两种,这两种人是两种极端:
第一种人面对压力时,由于缺乏自信,容易产生逃避心理,这种人的特点是面对工作任务时,常感到心烦,明明知道时间紧迫,却又不想马上开始工作,总是以各种理由或借口,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心情马上得到放松,但是一拿起工作,心情又马上变坏。直到工作的最后期限,才硬着头皮开始工作。
另一种人和第一种人截然相反,面对任何工作没有压力,总是觉得不在乎。他们的口头禅是:“这点儿事一会儿就弄完了。”所以他们常常感到时间充裕,不到最后时间,提不起干劲,进入不了工作状态。这种人只有紧迫和焦虑时才能有斗志,他们会觉得自己只有在压力状态下才有工作的状态。
职场拖沓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张长青认为,有逃避型“职场拖沓症”的人因为缺乏自信,而产生逃避心理,又因为逃避,而使得工作进度缓慢。最终,工作干得紧紧张张,工作完成的质量也不是很好。如此反复,使得自己的自信心更加受到打击,面对工作压力时更加紧张、烦躁。
而另外一种人,时间不紧迫、没有压力就不能进入工作状态的“拖沓症患者”,他们最后拿到的成绩,往往不是很差。这就更强化了他们适合在最后期限之前短期高压的状态下工作的心态,并且对以后的行为不断进行自我暗示。
在拖沓中,人们所面对的事情、问题、麻烦不会减少或者消失,反而会更多、更严重。越是拖沓,内心越是紧张焦躁,越往后心理压力越大。到了不得不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时候,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中,思维和行为效率都极低,事情结果很糟糕。
不仅如此,职场拖沓还影响情绪,破坏团队协作和人际关系。最后,“职场拖沓症”会拖垮人的身体。由于晚睡、工作时间长及压力增大的情况,“职场拖沓症患者”常常有失眠、肠胃问题,感冒的几率也会比较高。
■应对策略
摆脱拖沓
对工作要有“势利眼”
“想要摆脱职场拖沓症,首先要把工作分清主次,工作中任务不可同等对待,一定要有‘势利眼’。”张长青建议,有“职场拖沓症”的人要把所有工作按照轻重缓急来归类。可以将工作分成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四类,依次完成。这样有“眼力”的工作方式才能大大挺高工作效率。
其次,在每一项工作中应设定更加具体的目标。接到一个任务时要全面分析问题,正确评估任务,制定详细的计划表,尽量越细致越好,给每个小阶段都制定一个最后期限,每次只专注于完成其中一部分,这样就可以一步一步达成目标,使工作就会变得简单。
此外,“电脑族”在工作时要消除一切干扰,包括外界干扰和内心干扰。排除外界干扰,就是关掉QQ、微博,关掉音乐,关掉网页……将一切会影响自己工作效率的东西统统关掉。排除内心干扰,即学习管理和控制自己,有效安排自己的时间,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不去考虑任何杂事,全心全力地工作。
除了以上几点,有“职场拖沓症”的人还可以找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监督,令自己产生动力。此外,还可以进行心理培训,修正心理认知,减少引起职场拖沓症发生的诱因,最大化发挥自己的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