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年轻人中,流行一种“29岁说法”,认为“到了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2075人进行调查显示,93.3%的受访者觉得当下青年急于成功的心理较为普遍,多主张“成功趁早”。他们所指的成功,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赚钱”和“出名”。简言之,就是要“发财趁早”和“出名趁早”。他们说,“人的成长有效期,至29岁为止,29岁以后就time out (过期)了。” 也就是说,人如果“到了30岁还不成功”,就没戏唱了。
对一个人来说,能够在30岁前取得成功,自然很好。在历史上,外国的普希金、莱蒙托夫、雪莱以及我国的李贺、王勃等名人,都是年少时就写下了不朽作品,名扬千古。不过,更有不少人是在30岁后才“成功”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诸葛亮26岁才出山,其成功扬名是在30岁以后。姜太公更是八十岁才遇文王。大画家齐白石的艺术辉煌是55岁后显现的。赚钱致富的成功者,固然有年轻时就发迹的,同时也有到了中老年才创业成功的。有统计说,中国前100位的富豪平均年龄为45岁。人的成功,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既有“少年得志”者,也有“大器晚成”者。过了29岁,只要仍在继续不懈地追求成功,成功总是会向你招手的,大可不必把长长的生命活力压缩到短短的30年之内。
“成功趁早”的焦虑式的期盼,源于急功近利的浮躁,在争取成功的路上,往往会违背走向成功的规律,或拔苗助长,或滑向邪途,反而会影响真正的成功。何况,“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早年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今后继续成功。近代宣扬“成名要早”特有影响的人,恐怕要算张爱玲了。她24岁写出《传奇》,声名鹊起,一时红得发紫,但随后则显出“江郎才尽”,即使她个人生活也并没有因有名带来幸福,最后穷死他乡。至于有些不是靠实力和努力,而是靠“走捷径”甚至是歪门邪道而早早获得的“成功”,则只能是昙花一现,像肥皂沫一样迅速消失掉。
由此可见,成功早点还是晚点,并非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要努力于真正的成功。如今“29岁说法”所企盼的“成功”,混杂着不少虚名恶利,对其需有清醒的认识。鲁迅写过一篇 “逃名”的文章,就是讽刺热衷于出虚名、浮名和污名现象的。他说,“捣一场小乱子,就是伟人,编一本教科书,就是学者,几条文坛消息,就是作家。于是比较自爱的人,一听到这些冠冕堂皇的名目就骇怕了,竭力逃避。逃名,其实是爱名的,逃的是这一团糟的名,不愿意酱在那里面。”这就是说,成功不能“酱”在虚名恶利中,而是要具有正确的成功观。不论什么人,只要在学习和工作中,努力发挥自己的光与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旺盛的创造精神,做出骄人的成绩,就是获得成功。成功者不限于名人和富人,成功的标准应当是多元的。不论从事什么行当什么工作,或早或晚都可以获得成功,但都必须踏踏实实地做长期的奋斗,拥有一柄坚毅的精神之剑,不可浮躁急躁。孔子说:“欲速则不达。”在走向成功之路上,要耐下心来不断前行,不可急吼吼。只要保持好的心态,到了30岁,也还是有戏唱的,远远没有time out (过期)。
“29岁说法”是拿年龄说事。年龄对人生的成败得失,在某些时候和某些方面,不能说不会发生一点影响,但从根本上说是没有什么关联的。29岁以前,固然有不少年轻的英杰,但29岁以后,也仍然有成功人士不断涌现。“风物长宜放眼量”,重要的是要透过年龄的表象重视内在的人生追求价值和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