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向往高薪,但回顾职场着多年,实在的讲,“薪”情是干出来的,不否定个别的偶然现象,但大多是价值对等规律的现实显现。
提及薪水和工作贡献的关系,笔者做过一个有意思的分析。
月薪2000元,工作例行程式化,需要对出勤率负责;
月薪5000元,强调执行性,重点是按时完成率,工作再上新台阶。
实际上,前两类是寻常听到的抱怨的大多数。职场菜鸟,工作时间不久,小荷初露,却耐不住心性,浅尝辄止,牢骚满腹,最终成为有才华的“穷人”。
月薪8000元,工作进入良性循环,不断创新,保质保量达成任务;
月薪12000元,发动众人做好事,对所辖团队情绪负责,你不是一个人战斗;
月薪15000元,业绩导向,要对到款率等KPI指标负责,强调组织绩效。
到了这个阶段,应该说已然职业人,做着角色分内事,拿着与贡献基本相符的薪水。
年薪30万元,要时刻想着怎么来钱保住自己的饭碗,坦率的说,修炼到这个级别的,除了专业度,还需要有人际敏感度,江湖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年薪50-100万元,要首先保住自己的部门,然后积极寻求增量机会给人存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遗余力完成公司最高层下达的“超额”指标,使命必达。
这几乎是个血淋淋的现实:因为不止一个企业老板告诉我,一旦收入到了以上层面,就正式进入了公司的“黑”名单,要么出业绩,要么走人。请给我结果,职场不相信眼泪。
谁是拿“高薪”的人?看上去“薪”情不错的人有很多。
比如创业期元老,有股份,有功劳,有苦劳,多年媳妇熬成婆,剩者为王;
还有职业经理人,在企业发展转型期进入,专业主义,阶段性成果,黄金斗士;
当然包括各类企业主,十年磨一剑,一招制胜天下,打通产业链;
应该说,但凡有个好“薪”情的大都是在企业核心价值链上的负责人,如销售、财务、人力资源、采购、营运、信息、研发技术等等,没有付出,何谈收获。
某企业主风趣的说,企业高薪对象应该倾向以下四类人:一起同窗(事),时间验证;一起扛枪,经历风雨;一起分“赃”,利益均沾;一起同“船”,侬本有情,同舟共济。
这绝对是价值导向的回归。每一个职场中人都要警醒:要对得起目前的薪水,更要对得起将来的前途。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是哪一种?
祝你有个好“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