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业绩一厘,利润286万元,却要面对数千万坏账准备
4月以来,仪征化纤财务部门巨额往来资金被内部人挪用的传闻逐渐在化工行业证券研究员的圈子里开始流传。5月10日,市场传言得到了上市公司方面的正式确认。仪征化纤发布公告称,“在今年4月末员工业务交接过程中,公司发现营销部财务科一名员工存在资金挪用的重大嫌疑,目前司法机关正处于调查期间,相关损失尚无法估计。”
仪征化纤知情人士称,嫌疑人李钟山任职于仪化股份公司营销部,利用经手公司货款的便利条件,从1999年开始非法挪用公司货款5000余万元参与股票、期货市场,亏损数额极大,并且无法追回。据了解,李在仪征化纤营销部从事财务工作已近16年。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财务部人士表示,2000年中石化进行重组,中石化股份公司成为仪化股份的大股东。随即仪化股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财务纪律整改,逐步完善内控机制。但是此次出现巨额资金挪用,表明公司的财务状况还是存在问题。尤其关键财务岗位,长达16年由同一人担任,这本身就有违财务制度的轮岗原则。
天相投资石化行业研究员田东宇表示,仪征化纤受累于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带来的石化原料涨价,仪化主要聚酯原料PTA、PX、MEG等化工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企业经营成本压力持续加大。2005年4月29日,仪征化纤公布了2005年上半年的盈利预测,公司预测2005年半年度净利润将较上年同期减少50%以上(上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19451.7万元)。然而,仪征化纤同日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仪征化纤每股收益仅有0.001元,净利润仅有区区286万元,同期下降97.5%。可以预计的是,如果资金挪用案得到查处,根据证监会2004年《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仪征化纤将不得不计提数千万元的坏账准备。这对于目前周期性业绩下降的仪征化纤,无疑是雪上加霜。
2005年4月,昆仑证券的一份石化行业报告显示,2005年一季度仪征化纤净利润下降97.5%的原因在于:产品价格涨得不如原料快。具体说来就是:虽然聚酯产品加权平均价格较2004年一季度上升了16.5%,较2004年全年上升了7.6%,但公司当期外购主要原料的加权平均价格与2004年一季度及全年相比却分别上升了44.9%和20.2%。对此,联合证券研究员丁昌表示,周期行业的景气周期无可避免,仪征化纤长期超跌,目前的2.90元的股价已经逼近仪化2.29元的净资产。花旗美邦3月对于仪征化纤的研究报告也显示,花旗已经调高了仪征化纤港股的投资评级。花旗研究员的理由在于,虽然公司毛利因需求下降及油价回落而下降,但近期情况出现转机,该股股价近期大幅回落,现价已足够反映其下跌风险,建议买入。
对于资金挪用案带来的投资风险,几位石化研究员都表示,鉴于仪征化纤的行业地位,关键在于控股股东中国石化的处置方式,造成的既定损失不一定都将由仪征化纤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