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2005年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已进入复试、录取阶段。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2006年的考研准备工作已在各个学校里全面铺开,考研依然是应届本科毕业生的首选。在就业前景“黯淡”的情况下,考研几乎成了毕业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惟一途径。但是,考研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毕业生的“身价”?本科教育是否只是学生继续深造的一个后方基地?
2004年我国高校的毕业生达280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群体,市场就业机制不完善的缺陷日益突显,人才需求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消化不良”症状。为了缓和这一矛盾,本科毕业生考研似乎成了众望所归。近几年,国家教育部不断放宽研究生报考条件,各高校迅速扩展研究生录取规模,大力加强了研究生院的建设。诚然,这在一方面增加了本科生继续深造的机会,促进了高校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的增长,缓解了就业压力,但在考研“繁荣”景象的背后,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本科教育,仅仅是一个中转站?
在考研热潮的影响下,不少刚入校的新生早早就定立了本科4年的目标——考研。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拿着考研英语词汇、政治辅导书,每天早出晚归的莘莘学子。考研,成了许多学生,特别是师范类学生大学4年生活的主题。不少学生为了提高考研的成功率,把大学里一大半的时间用在外语的学习上,每天只围绕着课本和考研参考书转。图书馆其他门类的书籍,学校开展的活动,被他们一概拒之门外。一些导师也不得不根据考研的严峻形势改变教学策略,用相当多的时间总结概括可能出现的考研知识点,而在对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见解的独创性等讲解上大幅压缩比例。这不仅局限了导师能力的发挥,也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高校、考生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无疑会影响学生知识全面、均衡的扩展和活动、实践能力的提高,甚至会影响到本科教育整体水平的发展。
考研,一定能实现“增值”吗?
在考研群体中,大部分学生是为了找到一个较好的工作。但是考研之后究竟能找到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是否与期望值相符?这些实际问题考虑得却不够成熟。在研究生在读的两到三年里,每年高校又将输出300万左右的毕业生,人才总体“贬值”与研究生“增值”究竟哪个更快。对普通农民家庭来说,供应一个研究生毕业的学习费用需要用15年到20年时间的劳动来换得,而这往往还是以牺牲家庭中其他子女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为代价。不少家长的初衷是想让子女通过受教育获得良好的经济生活条件,而事实上,一个子女仅上学费用的开销足以拖垮一代人。难以承受的沉重的经济负担让不少考生对考研的“增值”提出了质疑。
研究生,你是市场的宠儿吗?
从人才供需市场的角度来看,高学历人才的骤增会带来人才供求不平衡的状况。市场对专业知识要求很强的岗位毕竟有限。目前,特别是在大中城市,研究生已不再紧俏,甚至供过于求。从上海人才交流市场获悉,上海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的收入在2000元至3000元,远低于研究生毕业时4800元至6000元的预期薪水。研究生群体价格“贬值”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并且,高学历人才的大量输出,市场要求有一部分毕业生去做与专业关联不大的行业,对于那些死守着所学专业找工作的毕业生,深造不但不能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而只能使选择范围越来越小。市场的灵活性、多样性需要各个层次的人才,而高校输出的研究生多是同一型号的,这就造成了不少“大材小用”的现象。一般来说,研究生在市场上“开价”较高,这使一些专业技术性不强的岗位迫于“养”不起而不用研究生。而“嫁”不出去的研究生又该何去何从,如何在人才市场上定位?成了研究生面临的严峻问题,同时,也应该是急切考研的本科生慎重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