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两位职业经理人去一家意大利奢侈品公司面试。两人资历相当,工作经验也相当,但意大利总部的高管毫不犹豫地选了其中一个,原因仅仅是:他的口袋巾配得很有品位。中国职业经理人很少配“口袋巾”,除非是重大的晚宴场合。输在一条“口袋巾”上,大概会让商界精英们大跌眼镜。但在短短一个小时的面试时间里,除了那张简历,别人还能凭什么来判断、研究你呢?只好把自己变成“外貌协会”的会员了。
职场中的“气场”是可以营造的。一位把头发染得像五颜六色的鸡毛掸子的女摄影师说:“这个圈子,女人特别少,所以架势很重要。”她给自己的形象定位是“略带中性的酷”,除了穿得像摩托车手之外,还雇了一位一米八五的帅哥帮她扛器材。她不苟言笑,话少。如果客户一不小心多问了两句:这个光能不能再白一点?她会不耐烦地反问:什么?然后就是一阵沉默,把人家吓回去。即使这样,她的生意也不差,因为许多客户认为她“压得住场”。
最有想象力的“形象工程”来自两位设计界新人。他们大概入行三五年,属于有点儿资历但还没有形成个人品牌的阶段。他们约定互为对方的“助理”,由“助理”出面谈价格,自己躲在幕后装大牌哄抬物价。这一手法与经纪公司把小明星包装成“大牌”如出一辙。
如果没有能力使你的形象与自己的所谓丰富内涵保持一致,说明你连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对这个职位的基本认知能力都不具备,那领导凭什么相信你能胜任这个岗位?
请记住,你的老板、你的客户不是生你养你的父母,不是和你从小一起成长的伙伴,也不是你的小学班主任,他们既不可能也没有义务了解你过往的经历中究竟有多少美德和阅历,对你的诚实、仗义、聪明等等品质一无所知,对你真实的教育水准(不是学历)和学习能力等等也没有认识,他们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来建立对你的第一印象,并要根据这个第一印象来决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是否要信任你、是否要给你更多机会。这时候,根植在他们心目中的“人类天性”就会开始运作:这是否整洁得体令人望而可亲?
光靠“形象工程”去忽悠别人只是短期效应,是招不来回头客的。但“形象工程”的确可以成为敲门砖,在最初的阶段为你赢来更多机会。你信也罢,不信也罢,在一些看上去光鲜亮丽的行业,口袋里塞一块丝质“口袋巾”就是会有不一样的效果,这是那些不屑于在“形象工程”上耍花样的人阻击不了的。 (明 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