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在深圳落幕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带出了这样一个讯息:企业对国际性人才的需求愈见升温。不仅企业求贤若渴,“海归”们也纷纷瞄准这次的机会,渴望在深圳这个平台争得一席之地。“海归”这个话题已延烧多年,那么如今的“海归”又是处在一个怎样的生存状态,他们做好归国求职的准备了吗?
1
一年海归50万
据了解,2010年我国海归人数将达到50万。而根据近日出炉的中国首份《海归就业力调查》显示,近八成被调查者在回国后3个月内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且在同等学力和工作经验下,海归的平均薪酬无论是预期或是实际都高于无留学经验的毕业生。
在这些被调查者中,近50%的人的月薪在5000元以内,超过20%的人月薪在1万-3万元,一成多人的月薪超过了3万元。
2
个案讲述
小徐,27岁,在北京读完高二之后到加拿大读酒店管理专业。他在大学期间有八个月的实习经历,毕业后也留在加拿大工作了两年,从事的都是酒店管理方面的工作。2007年,小徐考虑回国,开始向国内企业投简历。
“读书、工作,一个人在国外呆了快七年,现在想回国工作,说白了就是想家了。”小徐说。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小徐非常看好酒店行业在中国的发展。
小徐很快就得到了北京一家国际酒店集团的面试机会。面试他的两位高层都是澳大利亚人,和外国人沟通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个难关,这时候却成了小徐的优势,他直接跳过了人力资源总监的面试,成功争得了该职位。2008年初,他正式加入集团工作,职位是拿着6000元月薪的前厅部副经理。
“说实话,刚开始我对6000元月薪是不太满意的。虽然我知道国内和国外的薪酬不能比,但心理多少还是会有些落差,毕竟也出国多年了,希望自己的经验和收获是值得这份投入的。”
但是很快小徐的优势就显现出来,机会随之而来。半年后,小徐被提升为酒店夜班经理,在2009年他被派往集团在深圳的酒店,迅速晋升为培训部经理。小徐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跟同期进公司的同事相比,涨薪和晋升的速度明显要快得多。从加入公司到现在只两年,他的薪酬就已经翻倍,而他也成为了公司里最年轻的经理层。
小徐说,现在这份工作,无论是薪酬或是发展机会都与自己的预期相符。“我很庆幸当初做了回国的决定。”
花了家里上百万,不找个像样的工作说不过去。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怀有这一心态的留学生不在少数。而因就业期望值高造成的海归就业难,最近几年越来越突出。
“说实话,留学之前没想过现在一个月只能拿到2000元人民币,这还没我在美国留学时假期一个星期打工的收入多。”喻晨无奈地说。这位2008年毕业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小海归,在深圳一家合资公司从事售后服务工作。
喻晨2008年毕业后原本打算毕业后在美国找个工作,进入跨国公司做中国区业务,积累些经验之后再回国发展。没想到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打乱了这一计划。迫于无奈,喻晨只得回国发展,但国内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场面,让她不知所措。连续参加多场大型招聘会后,喻晨不得不降低标准,接受了目前这家企业的聘约,月薪2000元。尽管心理落差大,喻晨说,和那些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比较起来,心里已经很平衡了。一年多过去了,喻晨的工作得到公司认可,现在她升任售后服务部经理,收入比刚进公司时翻了两倍多。
3
专家建议
主攻高端人才招聘的“金领世界”负责人李经理分析说,像小徐这样在国外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留学人员的受宠度是显然较高的。“2005年之前,企业还是不分良莠地被海归的光环所吸引。而近年来,企业普遍对招聘海归持理性态度,如果海归没有在比较知名的大机构取得相关实践经验的话,这个海外留学的背景就显得很‘虚’。”她也提到,这也与国内企业的用人理念有关,无论海归与否,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总是会为企业节省用人成本。
深圳某大型国有银行人力资源部彭总经理表示,银行在招聘时,对海归或者国内毕业生都保持一个标准。“能力”始终是他们选用人才的首要因素,有海外留学经验并不会为应聘者带来特殊优势。不过,海归人才如果能很好地展现他们的国际视野和优秀的外语能力,企业当然是欢迎的。
“金领世界”李经理建议,学生在出国读书前就应该做好职业规划,并为自己定位。有许多成为“海待”的例子,也是因为出国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不相符造成的。她同时建议毕业后马上回国的留学生,应争取在留学期间参与实习或其他实践计划,掌握相关技能,把握国际市场的最新理念和趋势,这样就增强了竞争力,提高了归国后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