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那天,我们失业,你会是其中一员吗?
心态让你看不到工作
小B是个学植物学的学生,往年大部分的招聘单位来自大型花卉公司或者国有单位。今年经济危机,鲜花市场萎缩,一直到现在,班上还没有人找到工作。负责就业指导的支书是我朋友,邀请我去他们的班会。
“你们找不到工作么?”我问。“找不到……”全班人一起摇头,表情严峻。我说:“你们有什么要求呢?”同学答道:“只要有工作就好,哪里有什么要求。”
我随手拿起来一份招聘报纸,指着上面的一份工作读:“这里有,八百块钱,做销售,没有底薪。你们愿意么?”“不愿意。”全班人继续一起摇头,“老师,我们觉得,销售都不算工作。”
“那什么才算工作?”我问。“起码,起码要行业对口,解决户口,而且收入还应该说得过去吧。”
我明白同学们的问题了。他们准备一下子找到一辈子的工作。
就业寒冬顺利求职,第一重要的就是调整心态。
直线与曲线思维
先思考一个问题:两点之间什么线最近?许多人认为是直线。错。
试想,如果你现在在北京,要去纽约,你会走直线花一百年时间挖一个大洞经过地心,还是用十六个小时走一条曲线——坐飞机飞过大西洋?你当然会选择飞机。请记住:
两点之间最近的不一定是直线,而是阻力最小的线!
金融危机下,如果你保持直线思维,依然只能看到以往的工作机会,也许你真的只能如这群学生一样陷入绝望。很多行业,如奢侈品、汽车、房地产、出口产品制造、IT都严重缩水,自顾不暇,哪里还来得及要人?有一些公司则开始变通(如某些著名的时装表公司),改招应届生为招实习生,如果一年之内表现好的话,可以考虑录取为正式员工。总之,某些行业近期找到完全适合工作的难度相当大。
同时,有些行业受到的压力相当小,甚至还有增长的势头。例如在每一次金融危机中,制药业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培训业甚至会出现上升的趋势(卡耐基的流行就部分得益于上一次的美国经济危机),这些行业会出现大量的职位空缺。所以,建议大学生就业的时候,选择那些和衣食住行相关性大一些的行业,先进入这些行业过冬,等自己喜欢的行业重新回暖再进入。
小C是某重点大学传媒系的学生,他的目标是进入新传媒,如网络媒体。今年的就业形势不好,他选择先到传统纸媒待一两年,进入了某杂志社,他看重的是今后一两年的培训和人力市场发展。“我不在乎钱,看重的是能进入这个行业的机会,等到IT回暖的时候,我这边的人脉也积累得差不多了,这样就可以开始做自己的事情。”小C 这样的心态和规划让他在新的职位做得很开心。
在新的就业环境下,如果你能丢开一步到位的直线思维,进入曲线思维,把第一份工作作为能力积累或者进入社会的平台,选择一些相对稳定增长的行业,并在这些行业中为你真正的就业目标做准备,这会让你走得更快。正如台球高手,曲线球比直线球更有难度,却更有力。
职位选择的原则:培养能力 >使用专业能力
职业=职位+行业。解决完行业问题,再谈谈职位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