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思变。
2012年,基金业谋变局:从行业政策和公司股权结构入手进行顶层设计;从公司内部治理和产品创新入手试图底层改革。改革上层,高管受牵连在所难免;革新下端,基金经理变更势在必行。如此一来,2012年,基金业人才流动与往年一样凶猛,13位总经理、约40位副总经理和督察长离职、623起基金经理变更。
相较于往年的高管离职,今年虽然在数量上无“新意”,但不少公司的人员离职带有“系统性”和“全局性”,许多人事变动,包括投资总监、分管副总、甚至基金经理的变动,实与公司总经理的离职息息相关,最典型当属华夏基金。
对于基金业持续地、剧烈地人才流动,很多市场人士表示悲观,认为核心人才的流失将导致基金业“万劫不复”。其实,大可不必悲观,股权变革,将相之争,本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码。基金业历经14年发展,已有上亿基民、数万亿资产参与其间。营盘在,何愁没有流水的兵?
近50位高管相继出走
基金公司总经理的椅子向来不好坐。上要向董事会报告,下要对员工们交代,对外要做得出名堂,对内要发得出福利。这种内外兼修、八面来风的职位不仅需要胆识和勇气,更需要有很高的业务能力。不过,由于2012年市场的持续不景气,基金公司总经理一职的要求愈发高,所遭遇的压力更是前所未有。
资料显示,12月7日,信达澳银公司发布公告,总经理王重昆已于12月5日离职。尽管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比较陌生。但这是年内第13位离职的基金公司总经理,此外包括副总经理、督察长、董事长等基金高管的离职数量将近50位。
细数今年离职的总经理,有不少是当年基金公司的创建者和第一批从业者。其中既有老牌基金公司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东吴基金徐建平。还有不少次新基金公司一把手如方正富邦宋宜农、国金通用王文博、长安基金曹阳等。
此外,东方基金单宇、中银基金陈儒、申万菱信于东升、浦银安盛钱华等一批总经理均在年内离职。
“总经理所面对的首先有来自董事会的压力,必须对董事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今年的任务是利润要增加40%,但是事实上我的利润下降了60%;今年基金经理们的业绩也不错,年底的奖金支出又将不少,如果奖金不到位,基金经理们立刻就会被挖走,这对于我们公司来说也得不偿失;由于业绩都是正收益,今年基金的赎回巨大,基本每天都有1000万的赎回,规模下降带来的管理费下降更惊人,你说我的压力大不大。”一名中型基金公司总经理指着一头花白头发对着记者说。
基金经理变更623起
总经理离职或许只是给公司带来阵痛,但公司明星级核心人物的离开给公司甚至整个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则更加惊人。王亚伟在2012年5月的突然离职,成为2012年来最为震撼的新闻。
作为最牛基金经理之称的王亚伟一直以来都是公募基金的旗帜,这面旗帜不仅属于华夏基金,更属于整个基金行业。
2012年5月6日,华夏基金发布王亚伟离职的信息。“离职主要是由于外界关注太高,让我压力太大”。王亚伟在离职的发布会上这样说。的确,王亚伟的季报每次都成为媒体解读的对象,而王亚伟概念股更成为市场热点,这让身在高位的王亚伟“高处不胜寒”。
王亚伟的离开尽管是个案,却也反映出了当前基金经理的常态:业绩考核压力大、市场羸弱难以发挥、工作强度高、监督无处不在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12日,基金经理的变更次数达到623起,远超以往。
“今年市场行情对于基金经理而言是个考验,业绩一旦做差,基金经理压力巨大并且直接影响收入,目前公募基金的口碑不太好,还有不少基金经理因为业绩原因被动离职,这也是造成今年的基金经理离职较多的原因之一。”业内一名资深分析师这样告诉记者。
老兵退出小鬼当家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于发展仅有10多年历史的基金业而言,这一说法再为准确不过,不过对于最为重视人才的基金行业而言,不稳定的人才结构可能是遏制基金行业发展的阻碍之一。
“基金行业里基金高管和基金经理的离职都是目前证券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如何留住人才的确是个难题。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也的确是个考验。”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代宏坤博士如此表示。
此外,代宏坤还介绍,在行业人才紧缺的背景下,老牌基金经理不断流失,新人被迫加速上位已成常态。近20位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承担着几百亿资产的管理,而目前在职的727名基金经理,平均的从业年限(累积担任基金经理的时间)仅为2.74年,约1/4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满一年。以公布年龄的222位基金经理的统计表明,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龄为38.2岁,“60后”占比为14.4%,“70后”基金经理占比为77.03%,“80后”基金经理占比为8.56%。
“行业流动并不可怕,尽管基金经理们来来去去,基金行业仍在发展,随着基金数量和规模的扩大,相信今后的人才储备也会越来越多,很多基金人才流动仍然在基金行业内部,因此问题并不大。”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
“每个行业都面临着人才流动的问题,尽管基金行业今年特别严重,但是行业仍在发展,这是希望所在”。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最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