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6月17日电(记者吕雪莉、何伟)201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约660万,再加上历年累积未就业人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记者调查了解到,与沿海、内地部分地区一样,“招工难”和“就业难”这两个相悖的问题,在青海等西北地区亦同时并存,“嫁”“娶”双方亟待实现有效接轨。
就业招工“两难”相悖并存
2011年青海重点企业招聘周暨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近日在西宁举行,参加此次招聘的青海省内外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民营企业400多家,是全省今年最大的用工招聘活动。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看到,青海省一些知名企业受到追捧。“我们要求应聘者至少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西部矿业人力资源中心工作人员黄万丽说,此次招聘文秘、董事会秘书、财务人员、副总经理等岗位,年薪在3万元至45万元之间,吸引了众多应聘者。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包括重点大学在内的一些应届毕业生都无法通过初选。
求职的大学生脸上,更多的是焦虑与茫然。青海大学学生张和平说,作为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存在社会实践不足、就业能力不强等问题,而这些尤其是有无工作经验,成为一些用人单位的硬性指标,相当部分的人感到就业压力大,连呼“就业难”。
与此同时,洽谈会上部分企业也大喊“招工难”。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高新技术企业,意欲招聘三氯氢硅合成、多晶硅还原等方面工作人员,月薪3500元以上。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青海乃至其他西部地区,这种薪水待遇已相当高了,但企业却遭遇招不到人的尴尬,甚至连报名的人也寥寥无几。
无独有偶,青海西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挂出了招聘7类专业岗位79人的招牌,主要是轧钢、炼钢等技术性岗位,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由于专业不对口等原因,也基本没招到人。
“嫁”“娶”双方缘何难契合
记者了解到,“就业难”和“招工难”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归结为一点,就是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期望值难以找到契合点。比如“相关工作经验”等依然是求职者难迈的坎,而“招不到人”折射出求职者也很“挑”单位。
青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人力资源市场处处长王向武认为,“招工难”和“就业难”看起来是悖论,但如果将两者联系起来分析,其实质是人才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整体趋势是供大于求,“就业难”将长期存在,而“招工难”只是暂时的、结构性的。
王向武说,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容忽视。近年高校招录的一些热门专业毕业生,目前市场需求已基本饱和,而新的专业结构调整没能及时跟进,导致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某些企业、行业急需相关专业人员,却在高校无人可招。
“青海等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吸纳能力有限,就业岗位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增加,今年求职竞争将更加激烈。”西宁市人才开发交流中心主任张占峰说。
就业招工如何有效接轨
张占峰认为,破解青海等西北地区就业和招工“两难”现象的治本之策,在于从源头抓起,学校、社会、政府三者建立信息良性互动机制,加快建立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张占峰指出,高校毕业生应当树立独立意识,转变择业和就业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先就业”“先生存”,使自己能早就业、快成才,积累一定社会和工作经验,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在紧张的就业压力下,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那里有广阔的发展舞台,大有可为。
王向武告诉记者,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需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来说,最终还是要靠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出更多更加“适销对路”的大学生,避免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使大学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有的企业在吃了‘用工难’的苦头后,改变了策略,降低了门槛。”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省就业局局长徐来顺说,企业应当立足实际,以变应变,用智慧破解“招工难”,比如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稳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采取校企对接等形式,不失为招工良法。
专家认为,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目前解决西北地区“用工荒”“就业难”并存问题的最好办法。同时,政府部门也应不断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开辟求职、招工“绿色通道”,多渠道、多领域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架起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沟通的桥梁,力促大学生就业市场迎来前程向好的“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