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 (记者 田文荟)一边是,急于找工作的人熙熙攘攘,很多人都求职无门;一边是,许多急需市场营销人才的企业要么无人问津,要么应聘者寥寥无几。昨天,记者在2010年秋季营销类人才专场招聘会看到这一奇怪现象十分引人关注。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招聘会数千个岗位虚位以待,进场单位中约九成都提供此类岗位,一次招下一二十人的也不在少数,但仍有超两成的企业面临“一将难求”的窘境。
现象
10万年薪招不到优秀销售员
目前扬州急缺什么人才?营销人才!近年来,随着扬州的快速发展,很多国内、国际知名企业不断进入扬州,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营销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据介绍,近年来营销类人才在人才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高素质的营销人才仍然热得烫手,需求量稳居各类人才之首。
记者注意到,此次营销专场招聘,涉及通讯、金融、汽车、化工等多个行业,每家单位均如饥似渴求营销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在营销专场中,业务跟单、销售代表以及销售经理是企业需求最高的三个职位,平均算下来,3家单位抢一个人。
为何营销员如此吃香?市人才市场的专家一语道破,每个企业都十分重视开拓产品市场,这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营销人才是直接与企业效益挂钩的,需求一直很旺盛。即使在金融危机下,企业一般也不会缩减这部分人力。
“我们公司想尽了办法,想招几个销售员,招了半年都没有招到。”昨日,市区一家机械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昨天他们提前半小时进场招聘,计划招收8名销售人员,待遇十分优厚,年薪
最高可达到10万元。尽管在招聘台前经过的人成百上千,但多数望而却步,到11时,一共只有4人报名。无奈之下,只得退而求其次,先招收一般性人才,然后再从中选拔、培养。
除了难招聘外,销售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大。市区一家食品公司负责告诉记者,短短两个月时间,公司销售员换了三拨。他们公司的招聘条件很普通,按说待遇不差,但一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营销行业淘汰率比较高,越是缺人越是招不到人。
营销岗位为何稳定性差?业内人士分析,除了“生意难做”、企业调低起薪、经营状况不佳等因素,不少求职者因为就业压力增大或被“高薪前景”诱惑以至于仓促转岗转行干起销售,也成为高流动率的主因。
调查
六成大学生拒绝做销售
在昨天招聘会上,记者发现,从销售员岗位需求的学历分布上可以明显看出,不限学历的实用型人才需求大幅回升,需求人数超过千人,大量普工、营业员、技工等工作岗位需求的增长促使实用人才一路攀升。相比之下,专科及以上人才则继续占据总需求的主体位置,但本科人才则略有下降。
记者注意到,虽然在现场招聘的都是一些正规的知名大企业,还提供培训机会,但求职者多是抱着“试试看”心态,半推半就。但记者问到的学生,六成人不愿做销售工作。
“做销售没有稳定感,我的一个同学,干了半年还没拿过一次全工资。”扬州科技学院的一位男生说,他们学营销的同学,很容易找到工作,但收入都很低,第一年工资平均不到1.5万元,“大家刚进入社会,没有积累的人际关系和销售渠道,开展工作非常难。”这位同学说,就算有人第一年完成销售任务了,第二年任务又加码了,“没有两三年的积累时间,很难完成基本的销售任务。”
业内
选择销售岗位应放远眼光
据有关专家介绍,不少大学生找工作时抱着“高薪”和“稳定”的想法,认为干销售低人一等又太辛苦。其实,在销售岗位需求中,职位从高层营销管理人员、中层业务骨干到基层业务人员一应俱全,“稳定”只是相对的。
专家解释说,销售岗位的职业特点是底薪较低、提成较高、风险较高,但随着经验和业绩的增加,收入也相应增加。专家建议,招聘销售类人才的企业应该给员工多一些技能培训。而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不要畏难,可以从销售岗位上锻炼沟通能力,那些认为自己真正适合做销售的,就大胆一点,不要只想在短时间内取得高收入。
趋势
招聘持续升温 才市人才需求“洗牌”
单位招人急吼吼,从进场人数来看竞争也不算激烈,那来年的就业形势是否一片大好?才市是否也有会出现“用工荒”?专家告诉记者,才市的情况并不是“荒”,而是结构性矛盾。金九银十,虽然求职与用工需求都持续升温,但对接上还有问题。例如,营销职位作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职位,始终是才市需求量最大的职位,本次招聘会销售类岗位也超过1000个,但事实上,此类人才流动性比较大、专业能力也更为个性化,高级营销人才由于企业对其复合型能力的要求更高则显得更为稀缺。
此外,根据相关部门统计,从重点人才需求来看,才市的人才需求很可能出现了“洗牌”.这种“洗牌”情况的出现也与当前市场回暖后,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加速转型发展、创建优势品牌的实际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