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根据湖北出国在线网站统计表现,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选择海外的就业直通车课程作为留学首选。比如近期在武汉进行的新加坡金融服务人才培养计划就受到学生与学生家长的热捧。出国在线的资深留学专家李金键表示,这种定向就业的留学计划将更有利于增加学生在海外的工作与移民机会,可以帮助锻炼学生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这种模式将成为之后留学市场的主方向。
留学国外,能力是就业的最大砝码
美国玛赫西管理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付凯告诉记者,美国人才市场对人才选拨标准非常注重个人能力。他是去年毕业于华中科大武昌分校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今年5月份赴美,就读玛赫西管理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
正通过方阵人力资源集团留学中心申请计算机人才赴美带薪硕士项目的IT工程师李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准备留学时怎么考虑以后的求职就业问题时说,留学回来后,也就是2年多的时间,在IT技能和英语技能上肯定会有一个新的提升。众所周知,大多的欧美企业薪水待遇比日韩、台湾或国内的企业是要高几个档次的。我希望回来时候,能够利用到在国外几年时间所学到的知识,进入一家欧美的外企,继续在IT这个行业的职业发展。
“当时我在找工作,有差不多3年的软件工作经验,一直都是做的网站开发。在求职的过程中,发现武汉本土的IT公司,大多是中小企业,对中低端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收入都不高。对高端的人才,也就是有丰富经验的人,相对较少。我的经验和技术属于高不成,低不就。像我这样的求职者,很难找到一份薪水待遇好,并且比较稳定的职位。后来看到了美国这个学校的招生宣传,发现与我目前的技能和还比较匹配,他们所提供的培养计划,一是有硕士学位,二是可以带薪工作,三是有助学贷款。我想,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工作,都是积累IT这个行业的工作经验,但是如果能申请到这个项目,可以在学历上更上一层,又可以增强语言能力,将来可以有机会到外企工作,薪水应该可以更高。于是我选择了这个项目。”谈到自己留学的初衷和目标时,李波坦然的说。
“海归”求职,就业压力下要调整心态。
针对海归留学生该怎样面对当前的就业难问题时,留学专家李金键表示,现在国内的就业市场不再是“崇洋媚外”,对“海归”愈加理性,很多人都惊呼:“海归”变“海待”了!
他分析,目前“海归”就业失败有三大原因:一是人才结构失衡,包括专业、学历、地区、能力、个性结构等方面;二是观念待调整,包括“海归”择业观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观两方面;三是政府投入,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导向、配置能力、就业投入以及信息沟通方面仍存不足。
高投入期待着高产出,去国外镀金回来的留学生对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多的是焦虑和恐慌。“海归”在就业竞争中也有很多优势,关键是调整好就业心态。
出国留学,选择与努力同样重要
国内求职不比国外,“海归”就业更希望更上一层楼,然而现实状况并非如此。“要面对现实,知道自己的“斤两”,要做好“付出”的准备;其次,要明白游戏规则;要调整心态,形势不好的时候不要觉得是世界末日了,也不要因为自己是留学生,而太有优越感。留学人员定位要准,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多了解国内的人力资源薪酬行情,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要给自己三年、五年的职业规划,就业时更看重自己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而不是短期的眼前利益。”留学就业专家李金键说。
李金键还提醒有出国留学愿望和计划的朋友,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个人的就业有帮助,但是还要看去哪些国家,上的是什么样的学校,学的是什么专业。至于工作,去外企应聘可能接受度会高一些,但是现在对国内和国外同等学历的看法已经越来越趋同了,更认可的就是如果去了英语国家留学,语言上应该比较过关,归国后的就业面也相对要宽广些。“海归”求职中,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是行政类和国际贸易类,竞争最不激烈的职位是技术或产品研发和销售类。
据统计,选择经济、管理、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占到了总人数的67.8%,由于这几个专业人才市场上供大于求,他们回国后会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而选择电子工程、理化材料、生物医药、电气工程、建筑等这些对人才需求量较大的专业的人数不足30%。这说明现在中国学生在选择留学专业时还存在盲目性。目前,这部分海归回国后的就业培训和开发成为一个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