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经济学家茅于轼近期参加一个论坛时表示,可以为农民工发放住房补贴,如果每位农民工每年可以领取一万元的住房补贴,那么GDP就可增长2.3%。
从感情上来说,笔者赞同茅于轼先生提出的住房补贴建议,甚至认为不必局限于农民工。按茅先生的建议,只给农民工发“住房补贴”,可行吗?我以为还是会面临难以解决的困难。中国有2.3亿农民工,几乎是日本人口总数的两倍。财大气粗的日本尚且不敢给国民发相当于一万元人民币的补贴,中国的综合国力虽然已经排世界前十位,但要拿出2.3万亿元的资金来发补贴,这到底有多少可行性?说白了,只是一个“乌托邦”的建议。
另外,发“红包”虽好,但也涉及公平公正的问题。如果给我国农民工发补贴,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这些补贴会不会被截留?农民工最终会不会享受到政策的益处?
笔者以为,根据中国的国情,收起对政府发“红包”的期待,转而督促有关部门多制定一些保障弱势群体的政策,让这些群体的生活水准不会越来越低下,可能更具有现实性。 (羊城晚报 欧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