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11月19日电(记者王艳明 朱国亮) 兰州市清退代课教师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作为一个为教育发展作出过贡献的特殊群体,代课教师的退出政策该如何实施,这一群体能否得到妥善安置?
如同各个地方的情况一样,在师资短缺的年代,代课教师为当地教育发展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代课教师的资格、学历、综合素质等,已经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有组织、有步骤地清退代课教师,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从兰州市清退代课教师的做法看,清退时公开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代表着政府对代课教师的重视和关心,表现出“负责任清退”的姿态。但是,从代课教师的呼声、他们的现实困难以及社会公众的呼吁来看,显然难以达到“妥善安置”的层面。
耐人深思的是,根据记者了解,在此次兰州市解决代课教师的相关方案中,提出了一个“择优考录”的解决办法,即:对于有教师资格证书、学历合格、素质高的代课教师,根据当地教学需求,参加人事、教育部门组织的新聘教师公开招考,择优录用。但由于甘肃省至今没有具体的政策,这一“择优考录”措施实际停留在了一纸书面。
符合条件而不能“择优考录”,从表面上看,是缺乏政策依据,实际上反映出的是,面对这一群体的“身份”“待遇”转变时,政府的相关部门远远未能下工夫进行协商研究。在“建立能上能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成为广泛共识的背景下,把代课教师挡在“择优考录”大门外,这不仅让代课教师们难以接受,也有悖于社会公平。
需要看到的是,长期以来,代课教师的工资待遇都非常低,很多人的家庭生活一直比较艰难。在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上,不能简单“一清了之”,更应在客观评价承认他们历史贡献的基础上,多方着眼,通过合理公平的经济补偿、择优考录、纳入低保、组织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解决他们的长远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