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思科系统公司宣布裁员734人,占到公司总员工数量百分之一;爱立信在瑞典裁员1399人;通用汽车在巴西裁员598人;波音公司今年年底前将裁减800名商用飞机工人;TNT宣布实施全面利润提升计划,未来三年将裁员4000人,并出售其在中国与巴西的国内公路快运业务……
之前,索尼也计划截至2013年3月裁员2000人,以加快索尼改革旗下电子业务的步伐;诺基亚计划2013年底全球裁员1万人,以消减公司财务支出。
而在2012年间,惠普5月宣布裁员2.9万,摩托罗拉8月全球裁员4000人,RIM公司裁员5000人,柯达累计裁员2700人,李宁2012年上半年也进行了裁员,相继关店1200家……
不同行业的市场竞争现已日趋激烈,甚至用惨烈来形容也不为过,且优胜劣汰亦是市场亘古不变之规律。大批的“行业巨头”集体性战略裁员引人关注,根本原因究竟为何?谁是最终的获利者?战略裁员该注意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战略裁员,原因何在?
大型企业在金融危机时期,或者因为业务受创出现财政赤字、负债严重,或者因为更改战略发展方向,需要进行大面积、大纵深的人事调整与变动,战略裁员不可避免,其根本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恶性竞争,企业困境重重。企业由于在商业模式上重模仿、轻创新,重价格、轻服务,产品同质化严重,使得同行业屡屡爆发各类价格战等恶性竞争,导致企业面临多重危机。
在家电行业,这一原因尤为明显,由于近几年家电行业的价格战,使得家电生产和销售企业遇到诸多经营挑战,2012年初美的集团被爆一年内裁员3万多人,创下了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的裁员纪录。同样,国内光伏产业的巨头江西赛维表示,由于公司负债率超200%,为全行业之首,在高度紧绷的资金链下,为改善企业经营困境,决定将在赛维工作不满2年的员工全部辞退。
实体经济下滑,企业基础脆弱。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持续蔓延的背景下,国内外经济复苏基础脆弱,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实体经济企业订单减少,企业收入增长放缓,但原材料以及人工薪水等各种成本不断增加,企业只有通过最简单的“减法”来弥补发展基础的不足。
从2011年开始,由于工程机械各类产品下游需求大幅下降,下游客户资金抽紧,三一重工前期高速发展所积累的应收账款迅速转化为坏账,对资金链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以致2012年有媒体报道“三一重工裁员30%”。
尽管高层极力解释,但在内部员工看来“变相裁员”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三一重工来说,若要降低成本或者说降低现金支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裁员,其他的办法很难迅速回笼资金。然而,三一重工并非孤例。2012年5月,国内最大的风电企业华锐风电深陷“解约门”,将数百名已签约的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
受制经营成本,选择战略裁员。伴随劳动力市场价格和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诸如营销推广成本、物流仓储成本、用户获取成本等一系列成本的增加,使得很多跨国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不得不考虑通过实施“瘦身”计划,开展战略裁员。
2012年4月,雅虎宣布再裁员2000人,约相当于雅虎全球员工总数的14%.事实上,借“裁员”节约成本已是近年来雅虎惯用的手法。在过去的四年多时间里,雅虎公司曾连续六次裁员,裁员总数接近6000人。
同样,在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中,裁员已成为遭受巨大打击的欧洲金融机构降低成本的最有效办法,汇丰、瑞银、莱斯、巴莱克等在内的欧洲银行纷纷宣布裁员,比如莱斯银行裁减1.5万人,占该银行员工总数的14%,希望每年节省约15亿英镑的开支,以便尽快转为盈利状态。
企业业务转型,裁员不得已而为之。伴随融资后企业的快速扩张和战略转型,大部分遇到资金链问题和战略重新定位的公司已经意识到不得不考虑业务转型和人员调整,将重心更多地放在盈利快的业务板块。
受企业推行成本控制和业务调整双重影响,2012年6月诺基亚宣布,将于2013年底前在全球范围内裁员至多1万人,同时大幅度调整管理层,希望借此削减16亿欧元成本,并决定优化业务结构,关闭中国两个区域销售部进行裁员。
2012年3月,本土运动品牌老大李宁公司对外宣布裁员,将对一些非核心的业务部门通过采取优化组织结构的方式,精简人员,降低人员成本,把节约的资源投入到集团的核心业务,以提高公司的净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