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电话:0535-6730782
  • 微信公众平台
  • 个人求职客服
  • 企业招聘客服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热点 >了解就业法律知识 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了解就业法律知识 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来源:网络 时间:2014-05-20
    核心提示: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700万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劳动法》规定的试用期的长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700万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劳动法》规定的试用期的长短?有多少人在兼职或用工时没有意识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这些知识签合同时可用上。
     ,三方协议是由学校作为见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一份意向性协议,它具有法律效力,但不能替代劳动合同。应届生要注意:不得持有多份三方协议,如果签了多份,以第一份协议为准。另外,毕业生尽量将单位的承诺如休假、住房补贴、解决户口、保险等写入备注栏。
      大家都知道毕业生报到后,用人单位会与其签订一份正式的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的试用期限、服务期限、工资待遇及福利等等,合同签订之后,双方即正式确定劳动关系。检察官特别提醒毕业生注意以下几点:
      试用期时限——
      国家机关、高校、医药研究所、医疗行政部门采用见习期,时间为一年;试用期采用于企业、公司(包括外企、合资、私企)、医院,为15日-6个月。见习期可以延长,试用期不行。见习期具有一定强制力,试用期是双方约定。
      试用期辞职——
      《劳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
      有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在试用期解除合同需承担违约责任,这实际上限制了劳动者的解除权。因此,这种约定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利,法律一般确认为无效。
      试用期辞退——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条件是,必须举证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毕业生应当清楚,此时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而自己无需提供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明。
      两个试用期是否合法——
      有些用人单位会在第一个试用期过后,与毕业生约定第二个试用期,这种情况应该区别对待。如果两个试用期都是经过双方协商之后在合同中确定下来,那么,两个试用期相加超过法律规定的试用期上限的,则不合法;不超过,则两个试用期皆为合法。
    检察官提醒
      这些陷阱你注意别掉进去
      陷阱一:各种收费
      毕业生应聘时,如果遇到收取报名费、面试费、培训费等额外费用的企业,尤其要保持警惕,因为不少皮包公司就是看重学生求职心急,借着招聘会骗钱。
      规避办法:拒交各种名义的费用。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等,都属非法。毕业生要坚持拒交,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区举报。
      陷阱二:单位以招聘储备干部的名义,招聘大批优秀的基层员工。
      实际上,单位根本不需要如此多的干部。检察官介绍,这种情况是新出现的,目前很难界定是不是欺骗,因为弹性太大,许多大企业也用此办法。但问题是,尽管你表现很优秀,用人单位届时会以没有岗位等理由,让你仍留在生产一线。
      规避办法:毕业生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要提前明确升格为干部的时间界限、考核标准。
      陷阱三:作品遭剽窃
      企业以选人为名,让求职者撰写策划案、翻译文章,或让共同翻译一份资料,或完成一个软件程序设计,或经过调研后做出一个产品的销售方案等,但不管做出的成果如何,都会以未达到企业需求而不予录用。
      实际上,应聘人员已免费为该公司完成了一件工作。这类骗术很难让人辨别出来,一般只有小企业会这样做。
      规避办法:毕业生在做企业要求的东西之前,要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好劳动成果的产权归属,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如果未经你同意,用了你的方案,就是侵权行为。
      陷阱四:高薪换保险
      一些单位以高工资为诱饵,不给职工交纳社会保险,通常会称公司给员工的工资都很高,里面本身就包括社会保险。实质上这是剥夺求职者的权利。
      规避办法:遇到用人单位这样的要求,千万不可答应。用工单位不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本来就是违法行为。必要时,可向当地劳动部门咨询投诉。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客服服务热线
    0535-6730782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2008-2022 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79号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