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都市白领非地(化名)“消失”了3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被公司组织去参加拓展培训,但手机关机,家人怎么都联系不上他。
非地告诉记者,公司给他们每个人出了两三千元的拓展培训费,但3天培训完后,他的第一感觉就是想辞职,“老板让我们参加这种培训是想得到什么?他想整哪样?”非地的经历,与本报两年前“拓展训练诡异怪招雷倒众白领”的报道相当类似。
看戏般经历一场奇遇
因为手机关机,找非地的朋友们把电话都打到了他夫人那去。“我也联系不上他,这是什么培训啊,真要遇到个什么事儿要找他,这不让人急死!”好在第二天的凌晨两点,刚刚结束培训的非地偷偷打电话给夫人了。原来,按照要求,培训期间一律关机,而一天培训结束时都已经是凌晨两三点。
非地说,培训地点在滇池边一个荒废的疗养基地,环境十分荒芜。虽然培训费用高,但培训项目几乎用不到什么设备,这让非地首先就质疑其专业性来。由于身强力壮,3天的培训虽然累惨了不少学员,但没难倒非地,“怀着一种看戏的心情经历了一场奇遇,我就想看看他们能整出什么名堂来”。
分数高的团队吃“老板餐”,大鱼大肉;分数低的团队吃最低等级的“打工餐”,只有白饭,还得向“老板餐”鞠躬;长达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的搓手;奔向滇池后,一身泥水地坐在室内再接受培训……非地对比了一下本报两年前的报道,非常肯定地告诉记者,自己参加的就是同样的拓展。
打算自己组团去拓展
比起雷人拓展在体力上的消耗,非地最受不了的就是洗脑式的培训,就想让大家哇哇大哭,“都讲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煽情煽到最后都是往父母身上引,这跟父母有什么关系。”非地说,培训主旨就是无条件服从老板,同一期学员中也有脑子比较清醒的,大家私下交流时都很不认同这种培训。
不过,作为一个热爱运动、热爱户外、有理想有抱负的阳光青年,非地很快就走出了雷人拓展的阴霾,他打算约上朋友进行一次真正的户外拓展。不为别的,只是想感受一下拓展运动的刺激和新鲜,被朋友戏称为户外狂人的非地对此已经向往已久。这两天,他正在打听组队拓展最少要几个人。
非地说,最想玩的就是高空项目,想挖掘个人潜力什么的,纯粹就是想跟朋友们一起放松一下。平时大家上班都挺累的,感觉最放松的就是朋友聚在一起,相信拓展能给自己和朋友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专家建议
拓展不是洗脑
谈到雷人拓展,国际注册中级体验式培训师、野鸭湖拓展教育机构执行总经理陈洪笑了,在两年前本报的相关报道中,他就明确表示这不是真正的拓展训练,“没有什么拓展项目不能暴露在阳光下,它不是洗脑、控制受训者思想式的阴暗课程。”他提醒,如果遇到让人首先在心理上就有排斥的拓展训练,一定要提高警惕。
陈洪建议大家在选择拓展机构时可注意以下几点:1.培训机构的资质;2.培训师的资质认证;3.培训设置中有安全、评估等系统流程,培训课程应该有明确方案、解说和演示;4.培训场地和技术配备;5.是否为高校商学院的指定培训基地等。
陈洪告诉记者,经过13年的发展,昆明拓展市场已开始走向成熟,目前行业动态是社会减压。过去拓展培训多为凝聚团队精神、挖掘个人潜力,现在则出现了很多像非地这样的都市白领、家庭来进行拓展。拓展项目也是轻体能重智力,突出对抗性、趣味性,以达到放松、减压的目的。
也正是看中拓展训练的阳光、健康,目前这项运动不仅广泛运用于企业培训、MBA培训,昆明医学院等高校也将之引进本科生教程,甚至将拓展基地建在校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