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份,多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基本“落定”,但为了保险起见,不少大学生选择了与多家公司见面、签约的方式,“一女多嫁”式的就业频频出现。
令人玩味的是,对于这种“一女多嫁”的择业行为,更多企业和经理人却持宽容态度。
社会何以宽容“一女多嫁”式择业,与大环境有关。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推进,工作越来越难找,尤其是没钱、没关系、没背景的农村大学生,有时为了一份工作宁愿接受低工资或零工资。一边是工作难找,一边是生存艰难,大学生在这种处境中“骑驴找马”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找到一份不太满意的工作,总比没工作强,也正是在这种择业心态下,众多就业者选择了“一女多嫁”。
很显然,“一女多嫁”式择业是种社会产物,在廉价劳动力众多的环境下,几乎没有哪个企业会一步到位地推出高工资或者说相对合理的工资。而如果有哪个大学生侥幸考上了公务员或者进了垄断国企,他一定不会犹豫,说到底,“一女多嫁”式的择业行为,是企业难以满足就业人群的体现。当就业者缺乏职业归属感和工作荣誉感的时候,他是不安定的,一个随时准备走人的员工不是好员工,一个留不住员工的企业也不是好企业。从这点来说,“一女多嫁”式择业罪不在大学生,而在社会。
“一女多嫁”式择业是种社会病,它的病根是社会企业制度的不完善,当社会缺乏合理的分配制度时,收入不均衡、贫富悬殊大影响的不仅是生活,还有与生活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诸如择业、婚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