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辈和长期从事企业管理,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给他们讲了许多不同企业、不同环境下的立足、成长方法。但在诸多方法中,笔者重点阐述了“虚拟自己”法。
这里的“虚拟”,是“假设或想像……是什么角色”的意思,“虚拟自己”就是“假设或想像自己是什么角色”的意思。如果你能随时假设或想像自己是什么角色,并能按照这种假设或想像的角色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你的职业生涯一定会像真正的鸟儿一样自由飞翔。那么,怎样“虚拟自己”呢?
1、“虚拟自己”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企业是一个合作团队,更是一个经济组织,其目的宗旨与最终使命都是“赚钱”.因此,所谓人才,是指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并使这种价值能转变成经济效益的人,而不是指高学历者(如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人才的价值与其为企业赚钱的多少成正比。虽然学历不等于能力,但通过学习可以产生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教练罗尔斯顿(Faith Ralston)指出,一个企业团队需要具备四种人才的完美协作才能达成企业目标。一是方块型人才。这类人才是创新者,他们是真正能够跳出框框来思考的人。在项目的起始阶段,方块型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们想出新方法,他们建议有创意的解决方案,苹果的乔布斯是典型的方块型人才;二是梅花型人才。这类人才是愿景的坚定支持者,他们会帮助打造确保项目长期成功的系统,微软的盖茨就是典型的梅花型人才;三是红心型人才。这类人才是关系专家。他们确保团队成员相处融洽,确保每个人都得到鼓励,确保他们因此而尽全力工作,戴安娜王妃是典型的红心型人才;四是黑桃型人才。这类人才是团队里的实干主义者。他们喜欢组织项目,并坚定地把它完成,他们是不到黄河不死心的人,曾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是典型的黑桃型人才。
如果你虚拟自己是方块型人才,你就应该努力思考、不断创新;如果你虚拟自己是梅花型人才,你就应该占在老板的角度,为企业设计战略;如果你虚拟自己是红心型人才,你就应该努力学习公共关系学的相关知识并具体应用,快速提高自己的情商与逆境商;如果你虚拟自己是黑桃型人才,你就应该脚踏实地、革命加拚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总之,企业的赚钱链条上有许多“环扣”,每一个环扣都需要真正的人才来进行把控。如果你想要把控某一个环扣,你首先应把自己虚拟成把控这一环扣的人才,然后加紧打造自己的才干,直到自己的才干达到或超过能真正把控这一环扣为止。
2、“虚拟自己”是企业的领导
职场新人由于个人的经历、阅历、经验所限,不能一开始就把自己虚拟成经理、副总甚至CEO,这不是虚拟自己,而是好高骛远、白日做梦,因为你还不具备经理、副总、CEO所应具备的才干与技能。那么,应该怎样虚拟自己成企业的领导呢?
第一步,把自己虚拟成自己的主管。
也就是说,你时刻要占在主管的位置来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公司下达了一个项目任务,你认为是你们团队中文笔最好的,但主管不安排你写文案却安排你去做市场调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主管考虑的是团队任务完成和人才培养等系统任务。也许这个项目的难度不大,团队成员全部换岗也可以完成任务,主管安排你去做市场调研是为了培养你这方面的能力;也许是你自己定位错误-主管并不认为你是团队中文笔最好的;也许主管是为了打造团队协作精神,故意安排这个工作来观察你和其他成员的协作态度;也许……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首先,主管的思维肯定是团队思维,而不个体思维(完成团队任务是前提);其次,主管的能力应该高于团队其他成员(但不是在所有方面),考虑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当前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够完成以后的任务。所以,把自己虚拟成主管,不仅仅是学习到主管的具体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到主管的思维方式。因为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高度。如果你把自己虚拟成自己的主管,也许不用主管安排工作,你也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甚至知道你的同事该干什么。达到这种程度,你当真正主管的日期就不远了。
第二步,把自己虚拟成自己主管的主管
如果主管安排和处理具体工作的方法与你的想法基本一样,这说明你已经达到了主管的水平。尽管你此时还没有被提拔为主管,你完全可以把自己虚拟成主管的主管。这时,你除了完成主管安排的具体工作任务外,更应该思考与观察:一、你怎样布置各个主管所在部门的工作任务?二、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是否需要相互协作?如果需要协作,公司将如何提供资源与支持?三、观察公司是怎样监督、检查、信息反馈各个部门的任务执行和相互协作的;四、如果公司的任务布置和监督检查都存在缺陷,你应该立即提出纠正措施建议并告知CEO.要是你的纠正措施建议得到实施,恭喜你,你将很快被提拔为主管甚至更高职位;如果你的纠正措施建议没有被采纳,但最终结果证明你的建议是正确的,恭喜你,你仍将很快被提拔为主管甚至更高职位。因为,你不但为公司创造了价值,还为公司赚钱了-你成了公司真正的人才。
第三步,把自己虚拟成CEO
一位企业的老板曾向笔者诉说:他真心想让员工提升素质,并花了不少费用来培训员工。然而。事与愿违,员工不但没有感激,反而抱怨老板不但侵占了他们的休息时间,还学而无用,甚至说老板违反劳动法。如财务部员工抱怨学习市场营销、行政部员工抱怨学习财务知识、工程部员工抱怨学习行政管理。当然,老板希望每一位员工都是全才,懂财务、懂工程、懂营销、懂行政,但员工却不这么想。这叫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为了激发员工的学习意识,于是,我给这位老板出了一个主意:你要求每位员工写一篇文章,题目是“假设我是CEO,将怎样布置公司任务?”然后,把每人写的文章放在公司文化窗里,让大家阅读,并评选出一、二、三名。结果,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许多员工去问老板,我只懂本部门的工作,其他部门的专业我不懂,该怎样布置呢?这时,老板就耐心地向来讨教的员工讲解,为什么要培训?为什么要培训本部门以外的专业。从这次活动之后,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许多,抱怨的声音也越来越少了。实际上,如果你把自己虚拟成CEO,不是老板要求你去培训,而是你会主动要求去参加培训。因为CEO不但要求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更要具备各个部门的一些专业知识。你可能不是这些部门专业知识上的专家,但你一定是这些部门专业上的行家。只有如此,你才能统领所有部门去完成公司的目标与任务。当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CEO,但如果你想成为职场上的大虾,你就必须把自己虚拟成CEO,并努力学习和掌握CEO应该具备的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