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拥有“经理梦、老板梦”的人,小时候可以通过强手棋来实现,几年前可以在网络上开家虚拟公司,如今可以在现实里“玩”了:财务、市场、销售,报价、竞标……什么都是真的,只有钱是假的。这不是什么玩笑,这样的公司可具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资质。日前,记者专程赶往杭州,走访这家新鲜的“公司”。
西装笔挺站门口
浙江工业大学师生活动中心5楼。
正下着大雨。黄伟和3个学生穿着西装站在门口脸上透出稚气。总经理黄伟要求,他的员工,在上班的时候必须穿正装,这样显得更“职业”。
黄伟,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三学生;他的另一重身份是,格拉斯易时代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右手边的门进去,有两间4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贴着各种学生创业的成果,再往里走,一间40平方米的屋子里摆着两排办公桌,这就是他们的办公室。每张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贴着“总经理”、“市场部”等醒目标签,中间有一块黑板,零散写着一些项目计划、开会通知,屋子的顶端还横放一张桌子,黄伟说,这张桌子是给指导老师办公的。
左边那排就是黄伟的办公室,他们的公司经营眼镜,公司名称叫格拉斯易。
格拉斯,是眼镜的音译,易代表网络e,他们的业务主要在网上展开。
上班时间是下课之后,和双休日的全天,平时如果没有事,黄伟们也会来这里办公。
总经理竞选产生
原来,这叫“模拟公司”,是从德国引进的培训模式,挂靠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目前刚刚在杭州结束了第一批学员的培训。
公司是这样成立的。
学校先在网上公布要有模拟实训这个项目,设置成一门课程,大家自己报名,一共32个学生。之后是面试,面试的话题大多围绕创业,都比较简单,让学生们谈谈对创业的想法,说说自己的实习经历。17个学生最终留了下来。
第一堂课,就是竞选总经理。想当总经理的学生上台演讲,阐述自己的创业构想,由学生和指导老师一起投票。下面的老师会根据你的创意提细节问题,好像电视上那些创业节目一样。4个学生最终胜出。
黄伟并没有参加这一次竞选,他只参与了投票。他后来加入一家做餐饮的公司,不幸的是,这家公司“倒闭”了。
总经理选出后,模拟公司就算成立了。剩下的学生自己报名加入各个公司,由总经理进行面试,这就是最初的团队。
想卖“不对称眼镜”
除了黄伟,公司还有另几名成员。
汪立成是药学院药学专业大二学生,职务为市场部经理;符伟凤是药物制剂专业大三学生,职务为采购部经理;高扬,精细化学研二学生,总经理助理。这几个都是公司的骨干。
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符伟凤负责的采购部先去眼镜材料市场了解价格,之后由汪立成和他的市场部成员一起找人设计眼镜式样,做调查,写营销方案,定价,之后交给财务部审核。所有的步骤,均要由总经理监督,助理则配合总经理协调各部门的工作,通知大家开会,协助更改方案。
因为市场部最忙,所以配备3名成员,采购部经理也有一名助理,最清闲的行政部负责在网上做自己公司的宣传,给员工发工资。
汪立成说,他们设计了一款不对称的眼镜,以显示个性。记者问,这会有市场吗?他有点不肯定,“我们的价格便宜。”
讨价还价后不付钱
模拟公司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和真实的商界模拟得相似,能不能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得到类似于真的创业的锻炼,不然,就变成了“过家家”,失去意义。
全国创业培训工作指导委员会专家顾问团副主任马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模拟公司模式是从德国引进的,至今已经发展了近50年,国外通过这种模式,节省人员培训的费用,减少真的创业的投资,从而达到实战实训的效果。逼真,是模拟公司的第一要素。
符伟凤在采购眼镜材料的时候,真的就从黄页上找到那些经销商的电话,然后一家一家打电话去,跟人讨价还价,去实地看材料,货比三家,全部谈成,只是不进行最后一道购买的程序;市场部为了调查大家喜欢的眼镜类型,做了一份“网上购镜”的调查问卷,在各大高校分发,有300多名学生参与调查。设计眼镜的人,从高校中找,也可以从别的模拟公司寻找人才,不同的是,报酬为虚拟货币。
模拟公司如果做得好,会因为业务量很大,真的转为实体公司,并获得盈利。并不是没有这样的案例。
做过经理后不想创业
模拟公司的培训结果,是每家公司在课程结束后,交一份商业计划书。这份计划书必须写明商业模式、组织结构,有短期和中期的发展战略,并写出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并作财务报表。
这些商业策划书,会交给模拟公司的指导老师。这些老师都是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家,黄伟们的指导老师,是宋城的总经理裘帼丽。她的手机被公布在黑板上,学员随时可以打电话给她咨询各种问题。
第一批学员毕业之后,他们可以继续保留这些公司,等待恰当的时机,把这些公司变成真的实体公司。
但黄伟们表示,通过这次模拟,知道创业真的很难;他们还是准备毕业后好好找工作。至于创业,这是在心里埋下的一粒美丽的种子,等待某一天开花结果。
模拟公司ABC
起源
模拟公司的设想,起源于“二战”后的德国。因为战争,当时德国丧失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而要快速启动社会发展,急需更多的人才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做一个虚拟公司,让就业者在实战中知道怎么做财务怎么跑市场怎么卖东西,又不需要制作成品出来,不到一个月的训练,这些人就都可以熟练上手,适应工作环境,非常节约成本。后来这个模式被逐渐推广,1997年,“全球模拟公司联合体”正式成立。
在中国
全球模拟公司联合体中国中心成立于2007年3月。目前,模拟公司的实训已经在杭州、无锡展开,而上海,因为要建立更为完整的创业指导中心,也在计划引进这个项目。
目前,国内已经有近5000人接受了这个培训,共有1000多个模拟公司。但参与这个项目的95%的学生表示,毕业后还是会先找一份工作。全国创业培训工作指导委员会专家顾问团副主任马良认为,创业比就业难得多,模拟公司说到底是一个能力培训的课程,焦点还是应该放在提高能力、鼓励就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