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电话:0535-6730782
  • 微信公众平台
  • 个人求职客服
  • 企业招聘客服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热点 >小心别坠入保险“陷阱”

    小心别坠入保险“陷阱”

    时间:2009-10-12
    核心提示:行购买一些商业保险,如今已是许多人的普通消费之一。近来,航意险假保单一事将保险市场及保险中介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由于销售渠道和代理人鱼龙混杂,当真正的风险来临时,很多说得花好稻好的保险却不管用。商业保险的可信赖程度不高,成了一个尴尬问题。 你对自己所

      行购买一些商业保险,如今已是许多人的普通消费之一。近来,航意险假保单一事将保险市场及保险中介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由于销售渠道和代理人鱼龙混杂,当真正的风险来临时,很多说得花好稻好的保险却不管用。商业保险的可信赖程度不高,成了一个尴尬问题。

      你对自己所买的商业保险有多少了解?对保险代理人评价如何?

      同为代签名,他行我不行莫锡众(办公室主任)劝你投保时吹得天花乱坠,出险理赔时百般推诿……投保容易理赔难,除了保险公司本身的霸王条款太多,和销售渠道鱼龙混杂、代理人急功近利也有很大关系。

      十多年前,我吃过这方面的亏。那年,我为年近六旬的父亲买了一份定期寿险。由于这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死亡为给付条件,因此需要征得被保险人的许可(书面签名)。然而,签保单那天,父亲正好出去办事了,我心想反正投保人、受益人都是我,代签一下又有什么关系?便自作主张替父亲签了字。而在场的保险代理人并未提出任何异议,只催着我快签,然后笑嘻嘻地收了钱走了。

      前年6月,父亲病逝。丧事过后,我便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结果保险公司对比签名笔迹后,拒绝理赔。理由是:《保险法》第56条第1款规定,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

      唉,没想到,随意代签名,让我损失了数字不小的赔偿金。

      无独有偶。去年8月,我贷款买轿车,经朋友介绍,花了6500元钱,在一家保险公司办了汽车贷款保险等手续,其中含有500元的人身意外保险——一旦出险,最高可赔付15万元。今年1月,我开车外出时遭遇车祸,住院费医疗费,总共花去了5万多元。出院后,我拿着收据找保险公司,结果让我大惑不解:当初明明是500元的人身意外险,怎么保险公司的保单上变成了100元?

      保险公司给出的解释是:因为我是5年期的消费贷款购车,所以500元的保费也是分5年交的,只不过是一次性收齐罢了。再仔细一看保单,上面的签名根本就不是我的,就提出质疑。保险公司称,可能是业务员代签名,不过,这种情况保险公司是允许的。

      就这样,本来能享受到最高15万元的赔偿,最终我只拿到了3万元。那种得而复失的感觉,别提有多郁闷了!

      同为代签名,我的不作数,他们倒可以。保险公司的霸王条款由此可见一斑!

      校友卖完保险“失踪”了王立夫(公务员)保险买得不多,但也给家里人买了两种,付了学费,买得两点体会。

      体会之一:千万不要把买保险当作储蓄,奢望获得高收益。

      我买第一份保险,是在10年前。那时弟媳在当保险代理,四处寻觅猎物,我自然不能“漏网”,就买点表示一下。不久就听说,这险种不办了,买不到了,也就是说,我们买的合算极了。

      我至今说不上那险种的名称,只知每年投800元左右,若干年后,每5年可得一份回报,且每次递增500元。至今,我们已享受了两次,确实是按500元递增。但毕竟要5年才能兑现一次啊!

      有天爱人突然对我说,她横算竖算,这种别人羡慕不已的保险,其实并不合算。于是,仔细再算,果真如此。

      故得出结论:买保险就是防“万一”,有“万一”并获得“理赔”,才是合算的。别听人忽悠,说花多少钱,买多少份,放多少年,利率多么高,还附带保险很合算。要算账,你我算得过人家专业精算师?所以,买保险别过多注重利率的高低,而应考虑那份保障是否值得你花钱。

      体会之二:买保险一定要找对保险公司,更要找对代理人。

      十年前,偶遇一中学校友,那老兄正推销保险,多次光顾我家,用三寸不烂之舌,把某险种吹得花好稻好——当时股市还可以,那险种是与股市挂钩的,预测收益很可观。

      我与爱人对保险都不太感兴趣,何况已买过一种了。但招架不住对方的劝说,买了不少份,每年要投入好几千元。事隔不久,校友又来报告“好消息”,说那险种要扩容了,我原先买的可再按比例扩充,类似股票的“配股”,无论如何不能放弃,于是又砸进几千元。

      再后来,股市变脸,粗粗查核一下:不好,保险帐户缩水不少。这时想再问问那校友,电话、手机打爆也找不到人!心想别是碰上骗子,打电话给保险公司,报上校友的姓名、代理编号、手机号,回答说,不是骗子,有这人。接电话小姐态度也蛮好,说一定帮我联系,可最后还是杳无音信。

      又到一年往里砸钱的时候,爱人不干了:说人都找不到,还莫名其妙投什么钱?退保!我心想,此险种既然与股市挂钩,那股市熊了,它当然也“牛”不起来啊!“退保”不就是“割肉”吗?我做股票最不愿割肉。这时,真盼那校友能出面,和爱人解释一番,可还是联系不上,只好眼看爱人气呼呼地退了保。砸进去的钱,当然被砍去不少。其实,这险种后来还是有转机的,只是碰上那样的代理人,我自认倒霉。

      “保险”到底保什么王立夫(公务员)我算是保险意识比较高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仅26岁的我,就有意识地为自己和家人分别买了平保的“养老保险”“世纪理财险”;中国人寿的“重大疾病保险”以及美国友邦保险的“儿童教育保险”“分期支取储蓄终生寿险”“附加意外住院保险”。

      当时想,三大保险公司都保了,各类保险品种也齐全了,此生我可以高枕无忧了。听说,在有些国家,保险买得多、保得全,看成是有身份的象征。我不会因此而沾沾自喜,俺只是小老百姓,不看重别的,只图个有米时囤粮,关键时刻能帮俺一把就行。

      买保险10年来,本人因为年纪尚轻,身体一直很健康,除了在每年交费时,会及时收到各大保险公司的保费通知外,一直很少和各家保险公司联系。

      保费交到第11年时,单位体检,查出心脏不好,最后做了心脏手术,总费用约53000元。躺在病床上,我心里很踏实:瞧,本人买的保险,在这关键时刻可帮上大忙了!然而,保险公司的答复给我当头一棒: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免赔范畴。就是说,我连一分钱也拿不到。

      Oh,My God!十年前买保险时,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先天性心脏病,也没有任何身体不适的症状。我买保险,完全是为了防患于未然,等老了有个保障。

      除了签名,我也从没仔细看过保单,更不知道自己有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先天性疾病属于免赔的范畴。

      找保险公司投诉,理由是我真的从不知自己有先天性心脏病,况且我连续交保11年。但保险公司的答复还是和上次一样,连人道主义的安慰也没有。

      呜呼,谁让咱不懂保险条款呢,只能自己全部“吃进”了。

      另外,我交了十年的“世纪理财险”,来的账单都如天书般看不懂,问过保险公司热线电话95511的专业人员才知:如今我的账上还是亏损的。

      我至今很困惑:你卖的这“保险”到底“保险”吗?让善良的老百姓怎么才能爱上你?

      退保?可没那么容易钟剑(私企员工)我曾是一名乳腺癌患者,丈夫是肝炎病人,家境困难。前年6月,一家保险公司来推销保险。我如实告知情况,并问:“像我们夫妻俩的情况,能否投保?”

      当时,那业务员非常肯定地说:“可以投保。我们公司规定,只要5年内没有患过大病,就算是健康人。”他向我推荐一种“智富人生寿险”,说它首先是储蓄型保险:每年存5000元,像存银行一样,只要存满三年随时可以取出来,利息高于银行利息;其次,如患有重大疾病时可以获赔5万元,不幸身故又可以获赔5万元,像我们夫妻的身体状况,是非常划算的。

      在业务员的游说下,我们夫妻俩各办了一份保险。但提出让保险公司做体检时,业务员说我们未满55岁,不用了。在交了第二年保费后,一次,我在和邻居闲聊,她说,她丈夫生前也买了同样的保险,但她丈夫患了大病身故后,保险公司却以当时未履行如实告知拒赔,甚至连本金都不退还。

      这引起我们的警觉。我和儿子仔细研究了合同,发现业务员擅自填写了我们的“健康告知”,而当时他是让我们在一张空白的表格上签字的。

      还有,这份保险合同只是普通的寿险,根本不是业务员所说的储蓄型保险。在赔偿方面,由于大病保险只是寿险的附加险,就算能获赔,也只有二者取其一,并不是当时说的可以获赔两次。

      另外,我们夫妻两人的疾病,并没有5年不患病就可以投保一说,就是说,如果万一患病,我们和邻居的待遇一模一样。

      真是晴天霹雳。原先是把买保险当储蓄来做的,几乎花费了我们所有的积蓄。这下上当了。

      儿子想了个办法——我们把当时的业务员请来,让他来解释一下保险合同,我们用mp3对谈话录了音。幸好,这个业务员并没有抵赖当时的说法,给我们留下了证据。

      拿着录音证据,来到那家保险公司,说被业务员欺骗才签的合同,要求归还保费,因为它对我们毫无保障,但被拒绝了——保险公司方面说,既然签字就要负责,退保要赔20%的保费。于是,我们就告到法院,官司最终打赢了。

      我买的保险我不懂华立(国企中层)保险肯定是要买的,哪怕仅仅为心中的不安全感买单。但是,我买的保险,我几乎都不懂。因为商业保险有太多的专业格式,许多条款,我没耐心看清楚。

      比如,出差去财务那里借款,会计都会唠叨:我们公司真好,买了一种员工出差的意外险。我从没记住这个险种的全名,它会为我保些啥玩意,就更不清楚了,只知道要是在外面出了事,保险公司会和公司一起拿钱替我消灾。

      但我总是平安归来,在上海之外的地方连感冒都很少得。下了飞机归心似箭的我,打个车就回家,不记得什么保险公司的合同。

      你要说我不会关心自己的权益,我不反对。至于公司财务和保险公司为什么要搞?我不知道,其实也并不需要知道,而且我很怀疑这是我们公司的某位负责人,因为怕听保险推销员的唠叨来唠叨去,才一挥手说买吧买吧。没有攻击上司的意思。因为我自己也受不了那些唠叨,买过差不多的保险。

      这些保险推销员,态度一律极其恭敬,但恭敬之中,会让你感觉有“杀机”——因为他们总提醒你“万一出现了……”怎么办?当然他们受过训练,并不鲁莽到直接触你的霉头,而是把这个“万一”藏在一片亲切之中,仿佛他们能够给你的帮助,比你的家人还多上一百倍。

      无论是单位给买的保险,还是自己稀里糊涂买的保险,最终买下来的原因,都是想证明自己不傻。但买过以后,才知道自己是个大傻瓜——尤其是那些要定期交钱的。一到交款的日子,才知道自己有多傻:来之不易的钱,就这么被保险推销员搞到一个爪哇国里,而那个国度和你的距离遥远,只有“万一”来了,你才会靠近它。

      让你意识到未来是有风险的,再拿这个做成商业服务,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发明人才好。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客服服务热线
    0535-6730782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2008-2022 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79号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