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自己在做提问的工作,所以,每当有人要求对自己提问,就会多想一个问题:为什么问我,有没有陷阱?
但百密终有一疏,有时候会因为问题很大或很出人意料,所以光顾着想对方提出的问题而忘记了自己应该反问的这个问题。
比如今年夏天收到一个美国人的邮件,说是实习生,要为美国一个研究机构做一系列关于美中经济关系三十年的采访,具体到为什么问我,是因为他想知道,作为一个财经记者,我对这事有什么看法。
我一看就想,三十年,只有三十年吗,我怎么一直觉得应该更长一些?并且,难得有人问我这么一个大问题,一激动就答应了,开始想应该怎样回答。
可是,等我看见对方,一个明显属于八十后的小朋友,就后悔了,心想,这不就是变着法子说我老吗?谁不知道你对美中经济关系三十年不可能有什么看法,因为你在三十年前还没出生呢。
这一刺激如此深刻,以至于后来在列举三十年来各种变化的时候,看他专心做笔记,更像一个学生,就特意加了一句,说,“比如你这次能来到广州,跟我做这个对话,也是一个变化,因为三十年前估计没人能够想象我们可以坐在一起讨论这一个问题。”
他抬头看着我,好像恍然大悟一样,说,“是啊。确实如此。”又说,“其实我的女朋友是一个中国人,她今年二十四岁,比我大两岁,她说……”
——早就看出来他是八零后,却没想到是一个小八零后,不得不对美国研究机构的用人之道深表惊奇,想他们到底是把他看作天才,委以重任,还是实在没人可用,把他也派过来了呢,结果连他接下来要说的跟爱情有关的情节也没专心听,真可惜。
无独有偶,这天在办公室听见另一个同行抱怨说,某报同行请她写稿,救急的,从个人角度写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个题目——看来大家都在写不同的三十周年的稿子,2008年原来这样具有历史意义——她答应了,辛辛苦苦熬了一个晚上,写出两千多字的稿子,却不料对方看完就打电话来说好像不太符合主题,而且两个人一时似乎怎么也说不到一起。
“我就说嘛,她一个八零后,知道什么改革开放三十年呢,却跟我说不太符合主题。”她说,作为这个故事的总结。
说实话,像这样为了帮同行的忙而写救急的稿子,写完又被认为不适合发表的状况,自己也有遇到,估计只要做这一行的时间长了都没法避免。至于是不是之前的沟通和理解出现偏差,也很难判断,很难说是不是对方故意找茬。因此,每当听见这样的抱怨,作为同行最适合给予的反应就是表示理解和同情。
但今天不行,因为“三十年”这个词组那么深刻,并勾起了之前跟美国八零后见面的回忆,所以忍不住怀着一点点要拉对方分享郁闷的想法,也有一点好奇,说,“当初人家约你写这个题目的时候,你就没想过这其实只是在说你已经老了?”
还是自己先承认了吧,若说不怀好意的问题,这应该也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