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电话:0535-6730782
  • 微信公众平台
  • 个人求职客服
  • 企业招聘客服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热点 >找人难、求职难,谁之过?

    找人难、求职难,谁之过?

    来源:三茅人力资源网 时间:2014-11-17
    核心提示:人才供需市场中,企业难以招到需要的人才,个人难以找到需要的工作,长期以来,这个尴尬的局面一直在延续着。 企业,很多职位长
     人才供需市场中,企业难以招到需要的人才,个人难以找到需要的工作,长期以来,这个尴尬的局面一直在延续着。
        企业,很多职位长期空缺,人力资源部门招聘人员使尽浑身解数,均没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个人,现场招聘会,人山人海;网络人才库,简历数以亿计;企业发布职位,天天更新,数不胜数。
        企业的需、个人的供,这两个量都很大,但相比而言,在中国的人才市场中,是供大于需(中国乃至全球,仍有那么高的失业率,就可以说明这个现实),既然供大于需,就不应该出现企业难以招人的情况呀!
        可事实上,就是企业缺人才,个人求职难。
        我依据对人才市场的供需“较量”进行分析,有如下观点与同行们分享。
     
        企业方面,在招人过程中经常出现这些问题:
        1.是找最优而不是找最合适:企业常想找学历高、知识广、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但没有进一步分析,企业与职位最合适招聘什么样的人才。
        2.是单向强势而不是双向平等:从发布招聘广告开始,到通知面试以及面试整个过程,企业关于待遇(比如薪资、福利、假期)等应试者特别关心的话题,都不愿提及。只到了最后环节,企业单向认可了才向应聘者不完全地谈及待遇,若这个人不接受企业的待遇标准,这个招聘过程不是一开始就注定了无效吗。
        3.配套机制不健全企业不够吸引人:天天招人,天天招不到人,有时是因为企业的配套机制有问题(比如薪资低、福利少、工时长、管理混乱、拉帮结派等),人家一打听企业的这些情况,就立马望而止步了。
        4.简单地缺人就招,而不重视留人育人:如果招人的需求不是源自于企业发展与壮大,而是因为流动率太高而造成的非正常流动,不去分析这个原因,不从留人育人方面入手,想必也会陷入恶性循环。
        5.是考倒人才而不是挖掘人才:多少招聘环节及其考官们,常常设计些问题去考倒应聘者,而不是根据职位与工作的需要,去挖掘应聘者的优势与能力,去发现应聘者能不能胜任与匹配。
        6.不愿意招比自己强的人:这点应该是用人部门领导的潜规则,似乎没有多少领导愿意招聘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
     
        个人方面,在求职过程中也存在如下问题:
        1.词不达意,死背简历:面试时表达不清,或者把简历背一篇,这样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2.夸夸其谈,言过其实:表现的太充分,把面试变成演讲,应该不怎么符合面试官的味口。说的是一套,实际的能力又是另一回事,假使混过了层层考官,但入职后也很快就会原形毕露,结果还是夹着尾巴出局。
        3.眼高手低,不自拈份量:超出自己现有的能力,去争取自己完全达不到的职位或待遇(目标远大是好的,人生就要敢于挑战“极限”,但目标太高,理想就变成妄想了)。
        4.不知己,不强己: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平时不注意加强自我学习、经验积累与能力提升,仅靠面试前的恶补与面试中的运气,定然会失去很多机会。
        5.频频跳槽,没有韧性:抗压、适应能力不强,没有耐心没有毅力,也许你的运气不好,一直没找到较好的企业或遇上不错的领导,但太频繁换工作,企业是不会乐意接纳的。(常言道,不好好工作就得好好找工作!)
        所以,导致企业缺人才,个人求职难的局面,企业与个人各自都有过错,如果双方都不进行反省改善,这种局面将一直持续下去,结果是双输而不是双赢。
        ……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客服服务热线
    0535-6730782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2008-2022 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79号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