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管理过死的工作氛围中,人的思想会不会被这种环境所束缚
但是,当人员流失与人才荒这一现象出现时,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是否会自己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大环境无法改变之外,企业的管理有没有存在问题?当如果能想到企业的管理问题,人员管理机制的问题的时候,我想,这样的企业,面对人员流失,还是有救的!
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至今,时间也经过了三十几年,这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的,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在提高,这是为什么,这几年外商投资从当初的沿海向内陆城市发展的原因。另外,当初来发达地区打工的人员,在经过十几年的资金与技术积累后,有些是在当地创业,有些是返回家乡寻求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员紧缺。还有更深一层的是,当初来打工的人,有些是掌握了一定技术,从而完成了从普通工作上升为管理与技术层面,而后面来打工的,都缺乏一种从基础做起的吃苦精神,也就是说他们都希望有体面的工作,有较高的收入,而不愿从事劳累的工作,这几个方面加起来,导致了大环境中人员缺乏的。
作为传统产业的一线员工,有些地方,就是管理与技术人才,都存在着薪资低,工作时间长的原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些人员向其他产业发展,从而使本来就资源少的内衣界,更加是人才难求。这一点,也可以从内衣产业板块基地,每年春节前期,到处招人,拉横幅、做广告,许诺进厂之后,有什么待遇等现象中,找到答案。而这种人员少的局面,作为曾有优势的广东,现在却面临着人员向华东一带转移的尴尬场面。当然,正如前面所说,这是大趋势、大环境决定的,作为个体,无法去改变这种结局。但是,人流的终极原因,由大环境决定的因素,可能是占一小部份,而最终的因素,确是企业环境决定的,而因企业导致人员流失的最终原因是企业文化的本位缺失。
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在需求论中提出,社会人的五个需求心理层次,它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保障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说明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人,其各个时期,他们的需求也不同,但先决条件是生理需要,也就是说简单的衣食住行,需得到满足,才会进入下一个需求层次。在目前许多的企业还存着对待员工,企业的管理者的意识也停留在低层的需求上。每一年,内衣企业在招人时,都会以工作环境与薪资待遇,作为招工的条件,来吸引人员的进厂。但进厂之后,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简单地认为我只要能高工资给人员,肯定会留住人才的!这是一个误区,也就是本文中所说的本位缺失,其实人是感性的动物,的确在某些程度上,能用高薪留人,但这只是基本的东西。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他们还需要获得别人的尊重,获得别人的认同,这就是上升到精神的层面了。
那么,企业靠什么去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那就是要企业的文化,以文化为精神纽带,来形成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观的认同。可惜,现在的企业文化,基本都是“家族文化”、“老板文化”,企业的管理者,以企业主人的姿态,去把自己的认识观,强加给员工,而不管这种意识,是否能真正得到员工的认同。这种单方面的意识传输,只能造成员工表面的认同,而心中却产生抵触。
说起企业的家族管理,想起了一件事,有一个朋友在一家内衣企业任职设计师,按理说,设计师是脑力者,其工作是弹性的,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的!然而,实际情况却不为然,该内衣企业管理得相当死,就是员工接一个电话,如果超过几分钟,老板都会亲自过问。试想,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人的思想会不会被这种环境所束缚,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发挥多少?这只是家族企业管理中的hr369.com冰山一角。这样的企业,能建立起一个留住人的企业文化么?这样的企业,能留住真正有才识的人么?相信,在这种氛围中生长起来的,只会有一种奴性,一切听从老板的话,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混日子。而产生这些原因,最基本的原因还在于企业文化的“本位缺失”,没有真正意识上升到“以人为本”,倡导一个主张创意个性的工作环境,让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进行创造,去提高工作效率。
圣人曾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当企业的经营者在倡导一种文化时,能以换位的思想,去制定与执行企业的策略,或许,企业会创造出一种和谐有序的企业文化。当今天,我们的企业主,能在人才难求、人员流失之时,去审视自己在企业管理中是否存在失误,是否以员工为出发点,尽量满足员工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或许,企业招工难、留人难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