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涉及早期教育、大学生教育、职场培训、资格认证、资质鉴定、烹饪、运动、文学,还有复调音乐。这是个不小的进步,只懂培训的人做不好培训。
最直接的道理就在最简单的现象里。往墙上摁图钉的时候没人会把圆帽摘掉,各个行业都有苦心钻研,兢兢业业的劳动者,他们最终的归宿也许是专家,但未必是明白人。非博不深,这就是图钉的力学。大学生刚刚毕业,跑出来找工作,忙不迭地寻找“适合自己的行业”,最终培养出高智商的穷忙族。就像吃饭,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打开冰箱,随手拿出个东西就往嘴里塞,这不合乎逻辑。他得先看清冰箱里有什么,再决定把什么东西丢进锅里。不了解社会上有些什么行业就择业,自己也感觉无所依托,于是“专业”就顺理成章地上位,刚破壳的职场人继续为报考志愿时的满脑袋混沌埋单。
知识就是力量,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知识不是力量源,而是原材料。人们一般会在学校里度过些时日,可是效率并不高。职场人在办公室里忙碌,效率也不高。这可能会激怒一些人,不过这是事实。加班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是当我们习惯了某种成长的模型,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与之匹配的锻炼方式,之后的一切都会与之匹配,包括烦恼。
当我第一次在峰会上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引用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传统教育对脑力的训练,这在《绝对优势》当中已经提到过,不再赘述;另一个是关于潜能开发。这不是什么新鲜事,我自己也参加过很多类似的培训学习,不过,我感兴趣的不是技能,我的目的在于寻找使技能失效的机理。事情是显而易见的,既然社会上有很多开发潜能的培训,自然会有一些人参加,对于他们而言,最想收获的肯定是与普通人相比的能力优势。不过,在那些学过超级记忆法、分析力、思考力等等课程的人当中,并没有哪个体现出与众不同之处,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哪怕是自我实现,更不要说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曾经有人说学了要用,用了就有效果,私以为,这些学徒并非没有使用所学,而是遇到了无法解释的问题。换言之,他们遇到了和“书呆子”异曲同工的障碍。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了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关键能力之一:启动自主思考的引擎。接下来是第二个关键能力。有的人疯狂地扩大阅读量,贪婪地占有知识,却百无一用;有的人拼命实践,以求得真知,却无法提升品位;有的人多才多艺,用时却支离破碎,绵软无力。这些现象的背后有一条暗线:知识不是力量、能力也不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再转化为生产力,也未必能够转化为力量。力量的来源在于知识与知识、能力与能力、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相互关联。在这个关联被找到之前,力量无法凝聚。
有些培训者滔滔不绝,谓之口才好,殊不知,口才也是个狭隘的概念。有些培训者亘古通今,旁征博引,举重若轻,信手拈来。这个群体受到普遍追捧,其中不乏“大师”、“教父”,不过,这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建立关联并不仅仅是把知识、能力等联系起来就可以,如果下一点功夫,很多人都可以做到。关键的行为在于:建立的关联必须能够提供持续激发的自由。这有点像物理和化学的区别:前者是混合,后者则是核聚变。
培训也一样,企业里的培训被赋予了过多的感情色彩和职业特征,那些事情的确很实际,不过越接近神经末梢,视野越受限。工具化的东西可以解决问题,正因如此,大部分培训才是没有效率的。解决问题是培训最薄弱的功能——虽然在很多企业看来,这是培训唯一的作用。这件事的责任在于企业和培训者双方,基于金钱和合同的培训让培训者无视需求的真相而屈从于现实,企业则在并不明朗的情况下接受培训。这个过程就像感冒病人经历的恶性循环:感冒——吃药——痊愈——更频繁的感冒——新药迭出……,最糟糕的不是患者持续的痛楚,而是由于双方认知能力的薄弱造成的关注点错误,这个循环将继续下去,直到患者意识到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当然,如果嫌这个循环的效率还不够低,就把误诊断的情况加进去。
这就是效率的故事的开始。